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做地质调查的源头活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创新发展纪实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陈华文 吴春明 郑 祺 蔡晓萍 发布时间:2017-04-25

4月24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办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人员与项目负责人培训班”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开班。培训按照专业方向,分为管理、水工环、“一带一路”、基础与科技、海洋、能源、基础与矿产共7个方向12个班。该培训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具体承担,而这样的培训,只是地大地质调查研究院积极推动地质科技创新、倾力培养地质调查人才的一个侧面。

积极投身地质调查,创新引领科技发展

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强化内涵式发展,共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4项,二级项目3项,工作项目112项,科研经费共计6.4亿元;为武警黄金部队举办11期各类地质培训,900多名业务骨干参加受训;为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单位举办20多期各类业务培训,累计培训2000多人次;共培养研究生190余人,其中博士生29人、硕士160余人……无论是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还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该院为国家地质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的上一年度省级地质调查院、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行业地勘单位和高校下设地调院的评优中被评为优秀,是全国高校中唯一获得优秀的地调院。

200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了充分发挥多学科集成和人才优势,拓宽战略布局,全面参与到地质调查工作中,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规定,成立了地质调查研究院,这也是我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地调院。

地质调查工作是我国国土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地质科技创新。而地大(武汉)在地质科技创新方面有诸多优势,如学科、队伍、平台、技术方法等,这些均是服务地调事业的优势。校长王焰新提出:“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建设成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承担国家重大地调项目、培养高水平地调人才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地调院”。10多年来,该院在基础地质、矿产资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研究领域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学科前沿,开展了大量探索性研究和创新实践,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每一个大型地质调查项目的科技创新,对地调院师生而言,都是一次“赶考”。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为首的科研团队,完成了中国地调局重大项目《中国西部不同类型造山带区域地质填图方法》,被业内赞誉“启动了我国青藏高原空白区和造山带1:25万填图,是我国地质填图里程碑的一个项目。”该项目组完成的《东昆仑造山带1:25万冬给措纳湖幅》,被评为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一等奖。其主要研究成果“大地构造相方法”和“造山带混杂岩片四维裂拼复原法”被中国地调局在青藏高原开展的1:25万地质填图中广泛采用,为大力推进我国西部区域地质和国土资源的调查起到奠基和示范作用。

在传统的地质填图中,地质工作者以手工方法进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还不便于数据的共享、交流和修改更新。以张克信教授为负责人的工作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软硬件的定型、野外测试,为改进和优化数字填图系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率先在全球完成了首幅“青海省民和县幅数字地质图”。其成果《1:25万民和县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荣获2012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成果一等奖。张克信说:“数字填图可以加强多源数据整合技术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数字地质填图中的野外地学数据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空间数据的整合,提高地质调查的科技含量和研究的广度、深度。”

《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复杂造山带三维地质调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三维地质调查的示范项目,担负着“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综合、从二维走向三维”的研究重任,王国灿、徐义贤教授作为主要负责人,2012~2014年间的夏季,带领师生奔赴天山南北,在茫茫荒原上地从事考察工作。2016年,该项目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二等奖。专家们认为,项目以地表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和钻探资料,揭示了研究区主要三维地质结构,包括岩石地层单元格架及三维展布、后碰撞花岗岩体三维形态、蛇绿岩带的三维分布、就位机制及石炭系下伏基底属性以及西准噶尔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构造关系……

主动服务国家需求,承担人才培养重任

国土资源调查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系统的地物化调查基础上,通过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创新,开展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和靶区预测,为新的矿产资源寻找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师生在当前找矿难度加大、调查地区工作条件艰难的情况下,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取得成矿理论和找矿突破方面重大进展。如由成秋明、夏庆霖教授团队负责的中国地调局计划项目“覆盖区矿产综合预测”,实施3年来,已经取得具有国内领先的成果:利用非线性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理论成功指导福建、内蒙古、新疆等地探矿找矿工作取得突破,该项目的主要成果已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西部国土资源大调查方面,郑有业教授团队先后在西藏冈底斯、北喜马拉雅等成矿带组织发现与评价了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上第一个超大型驱龙铜矿床,也是我国首个规模超千万吨级的铜矿床。此后,还在发现朱诺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帮布勒大型铅锌矿床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有关冈底斯成矿带的找矿成果成为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调院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成果显著。由地调院副总工程师周宏主持的“湖北宜昌兴山香溪河岩溶流域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是国内南方岩溶地区1:5万比例尺水文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示范项目,其成果在2015年被评为全国水文地质调查项目第一。马腾教授主持的“江汉平原重点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不仅承担着国内平原区水文地质调查示范、实践及技术要求编制等重要工作,而且担负着探索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地质、环境、生态等关键带研究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探索任务。他在“汉江下游旧口—沔阳段地球关键带1:5万环境地质调查”项目中,在汉江下游典型区开展1:5万地球关键带环境地质调查,针对典型环境地质问题,查明地球关键带的三维结构特征,建立流域尺度的地球关键带监测网络,构建基于地质—水文—生态多过程耦合的关键带模型,探索我国平原地区1:5万地球关键带环境地质调查方法体系,为我国全面开展地球表层系统关键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除了承担国家地调科技创新和实践外,地调院还承担为国家地调事业培养地学类专业高级技术人才的重任。在人才培养方面,地调院除了注重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还特别强调学生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术方法掌握和实践能力提高。为此,地调院利用与中国地调局各地调中心及直属单位的长期业务关系,探索了“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安排学生到各类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实质工作,通过系统的地质调查和科研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达到既出成果、又培养人才的目的。学校主要地学专业,每年有600多名研究生、50多名博士生、100多名本科生参与到地调项目中。“十二五”期间,该院共培养研究生190余人,其中博士生29人、硕士160余人。

作为高校地调院,该院不仅为学校培养人才,还主动服务社会,积极在行业领域内开展人才培训,积极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各省地勘局等单位培训高级技术人才和技术骨干,每年各种培训班人数超500人同时与武警黄金部队开展战略合作,为部队培养了900多名业务骨干。

构建科学管理机制,质量成果全面丰收

在各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如果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就会被远远甩在后面。

为此,地调院代表学校全面按中国地调局要求管理和实施各类地调项目,做到科学、规范、严格、制度化。该院重视项目质量管理,主要体现在项目立项审查、项目执行质量、项目质量评估和监督等方面。近几年,制定完善了《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地质调查成果奖励办法》等多项用于规范管理、鼓励创新的规章制度;创新用人机制,地调项目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实行全员专职、兼职相结合的聘用共享制;建设了全国第一家非国土资源部直属单位建设北斗野外安全保障系统,保障项目野外工作顺利开展;建设了全国第一家高校实物地质资料室;筹建了地质调查实验中心等。

地质调查项目的过程管理是保障项目质量的关键所在。近几年,地调院专门出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类、地质灾害治理勘查、设计类等项目成果报出管理工作细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项目管理工作细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管理办法,建立了项目立项论证初审、设计初审、野外质量检查、室内质量检查、成果报告验收初审、野外验收预审等制度。针对地质调查项目的设计编写、野外安全、保密、野外填图技术方法、地层、岩石、构造、矿产地质、遥感、水工环等,该院举办多期次培训。在科学管理上下功夫,就是为了提高地质调查研究项目的质量。连续多年,地调院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经费报表考核一等奖。

目前,地调院依据学校的地球科学学科群登峰计划,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在项目申报与管理方面,朝跨学科跨单位联合承担重大地调项目的协同组织方式转变。同时,实现以自我循环为主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转向社会化公共服务模式,真正实现高校地调院在人才、科技方面的引领作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将来的发展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将继续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地质科技创新和服务国家目标为主要任务,依托学校学科、人才综合优势,通过承担参与地质调查试点、示范、创新类项目,实现地调队伍成长、高水平学术成果和科技奖项的突破,在地质调查中取得更多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