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彩云之南,湿地保护进行时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王正端 发布时间:2017-02-14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提出,分类分级推进国土全域保护,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水土资源安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水资源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和湿地的保护。其中,对湿地保护提出的目标为:到2030年,我国湿地面积增加到8.3亿亩。云南省湿地类型众多,总面积超过59万公顷,近年来湿地保护率提高了25%,它的湿地保护现状怎样?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如何更好地保护湿地?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在去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最美湿地”评选活动中,与春城昆明相依相偎的滇池湿地以结构完整、功能完善、植被覆盖超过80%的湖滨生态屏障拔得头筹。

目前,散布于千山万壑中的云南湿地,已有4处被评为国际重要湿地,拥有国家湿地公园7个,建成各种级别的湿地类型保护区17处,湿地保护率近年提高了25%。面积不等、类型各异的100多处湿地,星罗棋布,缤纷多彩,滋养了云南省近一半的各民族同胞,惠及珠三角和南亚、东南亚10亿人口。

云南湿地是川滇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湿地因其特殊生态功能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云南地处欧亚、印度板块接合部位,更是长江、珠江、澜沧江、红河、怒江、伊洛瓦底江等大江大河的上游和发源地。时光穿越亿万年,造山运动、火山喷发、岩层断裂等地球演化历史造就的云南湿地,是川滇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高原“水塔”、“生物基因库”的作用,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区域碳循环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碳库”功能。

据调查,在云南总面积超过59万公顷湿地中,单体面积超过8公顷的大小湿地散布于16个州市,得益湿地生存的高等植物有2274种,依赖湿地存活的脊椎动物1006种。

专家介绍,云南湿地类型以自然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造湿地为主,虽然呈区域广、面积小、碎片化分布状态,但却具有复杂多样、区域结构重要、生态功能突出、生物物种丰富、生态景观壮丽等鲜明特质。

滇西、滇西北高山,依托众多湿地涵养的原始古林遮天蔽日,杜鹃花、山茶花漫山遍野,雪山草地交相辉映。更有滇金丝猴、野牛、小熊猫、羚羊、雪豹、黑仰鼻猴、虹雉等珍贵而稀少的濒危动物在这里生息繁衍,是全球屈指可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繁育区。雪山、深谷、森林、草甸、冰川、湖泊,以及高山喀斯特地形、花岗岩巨型独石及丹霞地貌,在这里都能找到实例。

位于乌蒙山腹地的滇东北湿地,因其分布广、数量多,是众多珍稀水禽不可或缺的生活圈和停歇地。其中大山包国际湿地的越冬黑颈鹤,单位面积种群数量稳居全国第一。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仅有2000多只黑颈鹤,濒临灭绝。而每年从西伯利亚飞到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已超过1000只,在此栖息达半年以上。

滇中和滇东湿地的最大特点是多依傍城市和乡镇,保护程度较高,给这些地区灌溉、交通、人畜饮用以及发展工业、教育和高原特色农业提供了充足水源,成为旅游、科普、养生、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滇西南湿地分布区雨量充沛,河流纵横,水网交错,其间热带亚热带植物、奇花异草、甜瓜蜜果琳琅满目,历来是云南粮食、瓜果、花木作物主产地,在南亚、东南亚占有相当高的市场份额。

滇南湿地多分布在岩溶石山地带,种类多样,构成和谐的山水田园风光。

大山包、拉市海、碧塔海、纳帕海等国际重要湿地,滇池、洱海、异龙湖、石林长湖等国家级重要湿地,已成为云南湿地的靓丽名片。

保护和修复是湿地开发利用的前提

应当说,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修复的现象在云南普遍存在,以致成为湿地保护中的一大短板。而洱海、普者黑、杞麓湖、阳宗海等一大批天然湿地在这方面进行的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证明保护和修复并重是湿地开发利用的一条有效路径。其中,最有成效、最具典型意义的当数滇池湿地的治理和修复。

同滇池紧密相连的昆明市及毗邻地区,土地肥沃,林木青翠,物产丰富,与滇池提供的灌溉、舟楫之利和湿润空气、调节气温作用密不可分,同时建构了“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瑰丽景色。

然而,随着工农业迅猛发展和人口膨胀,滇池及周边水域被无节制围堵开发,沿岸工厂每天产生60多万吨工业废水和大量生活污水昼夜不停注入湖中,不仅改变了滇池容颜,而且使湿地应有的除污排浊功能基本毁损。于是,拯救滇池呼声日高,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一河”工程之一。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保护从何着手?政府组织科学家深入调研,最终选择了“退人还湖”、重新为滇池“建肺造肾”的总体方案。

从“十一五”开始,滇池实施了环湖截污、汇流河道整治、农村面源排污、生态修复、底泥清淤等六大工程,实现了由单纯工程治理逐步向截污和生态修复治理并重的根本性转变。

33平方公里湖滨地带“退田退塘、退人、退房,还湖、还林、还湿地”的战斗全面打响。3000多个日夜过去,退田退塘4.5万亩,退房145万平方米,迁移、安置人口2.5万人;植树造林、封山育林39万亩,建成平均宽200米、总面积30平方公里、覆盖超80%的闭合生态带。保护界桩外延了100米,恢复水域面积11平方公里,达到了“人退湖进”的预定目标。从而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为主、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湖滨生态绿色屏障,让亲水空间,人工干预更加合理,自然恢复实现最大化。

更为可喜的是,经过治理修复和新建20余处湖滨湿地的过滤、净化,滇池水质类别较以前提高了一个级别,综合营养状态下降了4.7%。天变蓝、水变清,珍稀动物又回来了,目前已达到近140种。早年濒临灭绝的滇池特有国家保护动物金线钯,近年又有发现。湿地植物前些年急剧减少,现已恢复到290多种,已近灭绝的轮藻群落、微齿眼子菜、苦草、荇菜等又端上了百姓餐桌。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为云南作了“做生态文明排头兵”的要求定位。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湿地保护、修复被列为十大林产业重点发展工程,并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湿地保护的法规、政策。省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组织精干力量,多方筹集资金,在已建各种级别16处湿地类型保护区基础上,新建起11处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完善20余处湿地保护、监测设施建设,恢复退化湿地近万亩,培训专兼职湿地一线管理人员1000多人。

云南省湿地主管部门将全省湿地保护工作概括为5个“从无到有”,得到一致认可。即:保护政策体系从无到有,日臻完善;监管体系从无到有,可操作性强;专项治理资金从无到有,逐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宣传和科普教育体系从无到有,形式多样;分类保护、因地施策体系从无到有,更加准确、完善,从而改善和扩大了城市生活空间,保障了水生态安全,大大促进了地方民族经济发展。

统筹治理湿地生态维护国家水土资源安全

记者近期挑选了曾经走过的滇西、滇西北、滇中、滇南的几处重要湿地考察、对比,深感保护治理强度之大,湿地及周边环境改善之快、工程打造之精,山川添色之美,都远远超过当年留下的印象和期待。然而,这还仅仅是云南湿地保护与治理的开篇,形势依然严峻,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云南湿地由于受面积萎缩,破碎化程度加剧,过度放牧,不规范旅游开发,以及污染严重,外来生物入侵问题突出等不正常情况影响,自然湿地保护率虽然大幅提高,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6个百分点。最近10年,仅滇中、滇东、滇东北地区的沼泽化草甸湿地和淡水泉湿地,就消失了近40%。超过50%的沼泽及沼泽化草甸湿地,牛、羊、马等大牲畜过度放牧仍在扩大。一些有湿地分布的地方,更是把湿地当作可以随意利用的资源,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将湿地无条件、无管理地开辟为湿地公园,且毫无规划,引发新的矛盾和纠纷。有的湿地公园乱搭乱建,滥挖滥砍,将原有景致破坏殆尽;有的无限量扩大客源,任随摆摊设点,开饭店、建住舍,管理松散,不但丧失了湿地应有功能,反而变成了新的污染源和垃圾场。

更为严重的是,除了人为污染,还有28%的自然湿地遭受外来生物入侵,给云南生态建设再次敲响警钟。比如有一种叫紫茎泽兰的外来草本植物,传播速度极快,前些年只在滇南一带发现,现已基本覆盖全域。这种植物长势疯狂,山上水中无处不在。这种植物从根到叶毫无用处,还拼命同土著植物抢夺阳光、水分和空间,直至其枯死。

类似紫茎泽兰的外来入侵生物殃及全省,有的甚至直接吞噬当地独有的鱼、虾、虫、鸟等动植物,治理费时费力且收效甚微。专家呼吁,云南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对外开放口岸多。为更好地保护湿地,首先要堵住外来生物的输入渠道,严格检查检验,提高生物放行门槛;其次要加强科学研究,提早防范,创新治理方法,将这些有害生物扫荡干净。

以上种种,既是云南湿地保护存在的困难乃至瓶颈,同时也是云南湿地保护的努力方向,唯有战而胜之,才能赢得美好未来,不负“生物资源宝库”盛名。

路漫漫其修远兮。记者从云南湿地保护规划中看到,“十三五”期间,全省将把湿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科学统筹,加大保护与修复力度。到2020年,全省将完成退化湿地恢复45万亩,新建4处国家湿地公园,恢复与综合治理湿地61.8万亩,持续利用湿地28.5万亩,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这是一抹曙光,更是一种希望,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