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诸多研究领域步入世界前沿

 


   地质大调查实施以来,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重大的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8 项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 项。这些成果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地学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对地质调查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基础研究与国际接轨

  以 1:25 万地质填图的实际资料和新成果为基础,完成并出版了 1:500 万中国地质图(中、英文版)、 1:250 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字地质图和空间数据库(英文版)、《中国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图集》,编制完成了 1:2500 万世界大 - 超大型矿床成矿图等系列图件。通过编图整合基础地质资料,深化了对重大地质问题的认识,提高了我国基础地质研究水平。

  辽西中华龙鸟、中华吉祥鸟、中华神州鸟等珍稀古生物化石的发现与研究,不仅为鸟类的恐龙起源学说提供了关键的证据,而且动摇了德国 140 多年来独家拥有最原始的初鸟类化石的垄断地位,在世界古生物界引起了轰动;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 - 攀援始祖兽的发现,为胎盘哺乳动物的进化研究填补了空白;关岭生物群的深入研究,为创新海生爬行动物、海百合和软骨鱼等化石的分类、演化、古生物和古生物地理分区的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证实了关岭生物群是世界上晚三叠世古生物种群最为丰富的化石库之一,受到了国际古生物学界的关注。上述成果为推动地球早期生命起源和演化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使我国走在了这一研究领域的世界前沿。

  我国的地层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开展了中国大陆从太古界到新生界 102 个阶的建阶工作,获得了 7 个国际地层界线层型,占全球国际地层界线层型的 12.7% ,并在若干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划分、界线层型研究和不同相区相关界线的对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逐步完善中国大陆的地层系统,建立起我国自己的地层划分、对比标准(含陆相沉积区)奠定重要基础,大大提高了我国地层研究水平和程度,为地质调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推动了我国地层学的深入研究和与国际的接轨。

勘查技术获多项突破

物探技术

  研制出高温超导三分量磁强计样机,使瞬变电磁法探的探测深度明显增加。高温超导磁强计研制及应用研究水平跻身世界前列。研制的新一代航空氦光泵磁力仪( HC-2000 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在国家地质调查和国家专项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战略性矿产预查和普查中推广以井中激电、地 — 井 TEM 和井 — 地大功率充电法为主的地下物探方法,在新疆小热泉子铜矿、东昆仑督冷沟铜钴矿区和锡铁山铅锌矿区等分别进行了方法技术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为危机矿山找矿勘查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研发的 “ 多元地学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 (GeoExpl) ” 集成了 100 多个物化探数据处理功能模块,具有多种数据格式导入、多元地学数据集成管理、多种专业的空间分析及多种格式的数据输出功能,是目前国内外同类专业软件涵盖处理方法最多最全的系统。

化探技术

  相继完成了我国特殊景观区的森林沼泽景观、新疆东天山及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残山景观、青藏高原、青藏高原西北部干旱荒漠景观、高寒湖沼丘陵景观以及新疆西天山、阿尔泰山干旱荒漠景观化探方法技术研究,破解了困扰我国多年的有机质和风积物干扰的方法技术难题,提出了我国各特殊景观近十项化探方法技术系列,为地质调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研制了 76 元素测试方法技术和质量监控系统,在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及全国 76 元素地球化学制图中得到应用。开展了西南五省市区 120 万平方公里的 76 种元素地球化学填图。

  查明了城市环境中人为和自然成因的地球化学异常形成机理以及控制异常生态效应的主要因素,制定了城市环境地球化学异常查证及评价的方法技术。在城市及周边 Hg 异常区发现了表生环境下形成的辰砂矿物,该发现不仅为土壤表层中汞的存在形式提供了依据,而且对大量存在的汞异常区的环境质量评价、汞污染区的环境修复,以及汞的表生地球化学性质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遥感技术

  通过可见 - 短波红外谱段成像光谱矿物填图技术的研究,建立矿物识别谱系和 20 余种常见蚀变矿物的光谱识别规则。在新疆东天山地区 3000km 2 范围内开展区域性矿物填图应用示范,初步形成了成像光谱地质矿产应用技术体系和区域性矿物填图的能力,使我国成像光谱矿物填图技术迅速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建立了适合我国西部地区的多光谱遥感异常提取技术方法组合,对天山、昆仑山、冈底斯山三个重要成矿带开展了遥感异常提取,发现遥感异常点   3944   个,划分了 39   个找矿远景区、   61   个找矿靶区。

  研究建立了标准化的 1:25 万影像地图制作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流程以及质量控制体系,首次完成了中国陆域 816 幅 1:25 万标准分幅多波段影像地图的制作,成果已用于地质大调查的相关领域,并已分批向社会发布。

  开展了干涉雷达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建立了多基线差分干涉纹图区域性地表形变信息提取工作方法,在华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开展的机载 POS 直接地理定位方法研究获得了可喜成果,开发了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为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在滇东南、河北丰宁、山东滨州及云南昆明等地区的国家基础测绘等航空遥感测量中发挥重要作用。

  便携式近红外矿物分析仪样机研制成功,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迅速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产品在国内迅速推广,还销往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台湾地区,在地质勘查、考古研究、药品检测和粮油定量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样机的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仪器的水平。但售价仅是国外仪器的三分之一。

钻探技术

  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研发了一整套新型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硬岩深井科学钻探技术体系,发明了螺杆马达 - 液动锤 - 金刚石提钻取心方法,胜利完成了高难度的 “ 科钻一井 ”— 5000m 硬岩连续取心钻井的钻进施工。

  针对西部地区干旱缺水、交通不便、气候恶劣的特点,围绕节水、轻便、快速三大目标,重点开发了空气泡沫增压钻探技术,贯通式潜孔锤取心钻探技术、地质调查用轻便取样钻技术和节水钻探技术。

  针对“第二找矿空间”地质勘探对技术的需求,开展了深部勘查钻探技术研究。研制出了国内首台 1000m 液压动力头钻机,其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同类钻机的国际先进水平,而价格只有国际同类钻机的 1/3 。

分析测试技术

  进行了痕量超痕量元素分析新技术新方法在地质调查中的开发应用研究,对化探分析要求的 76 个元素中的一些难分析元素(铂族、稀有稀散以及卤素等 26 个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提出了解决方案,建立了 4 套以 ICP-MS 等为主的适应不同类型地质样品分析的 70 多个元素的配套分析系统。新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流程简便快速、试剂用量少、检出限低、准确度高的特点。

  开展了痕量有机污染物高准确度检测方法及常规检测方法的研究,建立了 20 种含氯有机污染物及 13 种有机氯农药的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和串联质谱分析方法。

  在国内首次建立激光探针微区氧、硅同位素分析系统,建立了激光氧、硅同位素分析方法,分析精度优于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研制了石英玻璃和锰铝榴石两种激光氧、硅同位素分析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这些成果有力促进了激光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为深入研究矿床成因、古气候、古环境开拓了新途径。

  建立了微珠法、试纸法和微量滴定法三个系列 27 个元素的现场快速分析方法,其中试纸法测试金、银技术设计思路新颖,具有使用简单、测定快速、成本低廉的特点,适用于金、银品位分别为 0.5g /t 和 10g /t 以上的野外现场样品。该技术在国内及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找到一些金矿点。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研制出三种磁场筛选机,可满足各种类型的磁铁矿的粗选、精选及扫选作业的使用要求。采用此项新技术和新设备,对我国鞍山—本溪地区近 30 亿吨细粒嵌布磁铁矿进行了重新评价,使得长期呆滞的难利用磁铁矿得到经济合理的利用,有效的扩大了我国铁矿资源的可利用的资源量。在国内 10 余家铁矿工业推广应用 30 余台,比常规工艺普遍提高精矿品位 2 — 5 个百分点,年新增产值 6 亿元。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