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宝 寻找国家急缺矿产

 


以国家需求为导向 科学部署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地质大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主要任务是以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为核心,以国家急缺矿种为重点,调查全国矿产资源潜力,发现和评价一批新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引导矿业发展,提高矿产资源保证程度。

  为全面落实《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纲要》和《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科学部署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基础上,加强成矿预测和勘查选区的综合研究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重要成矿区带作为部署的重要选区。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挥积累大量基础资料的优势,充分依靠科技进步,科学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按照“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突出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先行性和战略性,实现了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提交了一批具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

 

新发现一大批矿产地

  截至 2006 年底,累计新发现矿产地达 806 处,其中:铜矿 115 处,占 14 %;铅锌矿 195 处,占 24 %;金银 163 处、铁锰 74 处、钨锡 71 处;其他矿种 188 处。

  新发现矿产地中,远景规模达到大型以上的矿产地 60 余处;这些大型以上矿产地分布于全国几个主要成矿区带,后续商业性勘查工作及时跟进,将发展成为国家级资源基地的骨干矿山。

 

新增一批重要矿产资源量

  地质大调查矿产勘查工作实施以来,找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累计新增资源量( 333+334 1 ):铜 2678 万吨、铅锌 7848 万吨、铝土矿 2031 万吨、铁矿石 76280 万吨、锰矿石 17600 万吨、钨 69 万吨、锡 230 万吨、钼 176 万吨、金 1026 吨、银 77158 吨、钾盐 7124 万吨、磷矿石 85253 万吨。其中,仅主要矿产 333 资源量的潜在价值超过万亿元。

  新增资源量经工程控制,通过后续勘查、提高工作程度、转化为储量,将大大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对经济建设的保障程度。重要矿产资源立足国内,具有坚实的科学依据,通过加强勘查,资源瓶颈有望在短期内有效缓解。

 

形成一批新的国家级资源基地

  地质大调查找矿工作,围绕大宗紧缺矿种,突出区带整体评价;优先安排西部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提高程度,寻找新的资源勘查接替区;集中部分资金,择优开展大型、超大型矿产地的勘查工作,力争实现地质找矿的重大新突破;坚持科技先行,加强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研究。

  经过实施,不仅在西部工作程度较低地区有较多新发现,在中东部工作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也有较多新成果。目前已初步形成雅鲁藏布江、西南三江的滇西北、东天山等一批新的国家级资源基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南岭有色金属基地。

雅鲁藏布江成矿带

  雅鲁藏布江成矿带是全球三大有色金属成矿域之一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喜马拉雅隆升阶段,受印度板块向北持续俯冲的影响,在青藏高原形成了沿雅鲁藏布江一带分布的冈底斯火山—岩浆岩带,伴随着大规模的成矿作用,构成一个东西向延伸达 400 公里 的巨型斑岩铜矿带,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有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

  已新发现具有大型以上远景规模的铜、铁、铅锌矿产地 16 处;初步形成了驱龙—甲马、尼木、吉如、朱诺、当雄等 5 个有色金属矿集区;已新增资源量:铜 1091 万吨、铅锌 642 万吨、铁 25747 万吨、银 10541 吨、钼 50 万吨。其中,驱龙铜矿已探获铜资源量 789 万吨,达到特大型规模,成为我国仅次于德兴铜矿的第二大铜矿床,外围找矿潜力仍然很大;昂仁县朱诺大型铜矿探获铜资源量 107 万吨;当雄县拉屋大型铜锌矿探获资源量铜 34 万吨、铅锌 235 万吨。预测全区远景资源量铜超过 2000 万吨,铅锌 1000 万吨,资源潜力巨大。

  驱龙铜矿: 1987 ~ 1994 年,西藏地矿局开展区域化探和异常查证,发现了绿色“孔雀河”并初步圈定铜(钼)矿化体, 2001 年进一步确认驱龙地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始对驱龙矿区以及雅鲁藏布江成矿带全面部署调查评价工作,拉开了雅鲁藏布江成矿带找矿序幕。

  截止 2006 年底,累计完成钻探 7000 余米,发现和评价 5 个矿体,共探获铜资源量 789.65 万吨,铜平均品位 0.496% ;伴生钼资源量 50.10 万吨、伴生银资源量 5931.80 吨。预测驱龙铜矿的远景资源储量将达到 1400 ~ 1800 万吨,有望成为我国最大的铜矿床。

  随着青藏铁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雅鲁藏布江成矿带资源开发步伐加快,以驱龙铜矿为核心,一个新的国家级有色金属资源基地正在形成。预计雅鲁藏布江成矿带到 2015 年将形成年产铜 15 万吨、铅锌 10 万吨的产能。

西南三江成矿带

  “西南三江成矿带”系指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元江)的三江并流地区,包括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四川西部、云南西部地区。成矿带位处印度板块与扬子板块结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沉积建造多样、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强烈;广泛的构造—岩浆—成矿活动,形成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成矿带,是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质大调查以来,发现和评价了包括普朗铜矿、羊拉铜矿、里仁卡铜矿、大平掌铜矿、白秧坪银铅锌矿、芦子园铅锌矿、长安金矿、北衙金矿在内的大型矿床 10 余处,提交了资源量:铜 730 万吨、铅锌 350 万吨、金 180 吨、银 5600 吨。

  普朗铜矿: 2002 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始系统部署普朗斑岩铜矿的勘查工作。至 2006 年底,累计完成钻探 17468 米 ,共圈定 7 个工业矿体,探获铜资源量 436.51 万吨,平均铜品位 0.4% ;共(伴)生金 213.10 吨、平均品位 0.18 克 / 吨;银 1503.51 吨、平均品位 1.27 克 / 吨;钼 11.84 万吨、平均品位 0.01% 。在普朗外围发现十余处含矿斑岩体,展示出很好的找矿前景,整个地区铜矿远景资源量有望达到 1000 万吨以上。

  普朗铜矿实现找矿突破以后,已经吸引商业性矿产勘查资金的进入。 2004 ~ 2006 年,商业性矿产勘查共投入资金 7075 万元,完成钻探 36676 米 、坑探 540 米 。矿床开发分两期进行。第一期设计矿山生产规模为年产精炼铜 5 万吨,二期为 10 万吨。计划投资一期为 18 亿元,二期为 30 亿元,总投资为 48 亿元。普朗铜矿正式投产后,将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铜矿山之一,每年生产精练铜 15 万吨,年上缴税收将达到 4.7 亿元,创造就业岗位 7000 个。以普朗、羊拉为代表的滇西北国家级有色金属资源基地正在形成。

  除普朗铜矿外,西南三江成矿带云南段其它重要矿产地也都得到了有效开发。目前已建矿山 9 座,在建矿山 3 座,现已实现产值超过 9.11 亿元,利税 1.2 亿元;拉动勘查开发总投资 63.75 亿元。

  这些矿山全部建成后,将形成铜 15 ~ 20 万吨,铅锌 15 ~ 20 万吨、金 8 吨、银 100 吨的年产能,新增年产值 106 亿元。对于有效缓解国家资源紧缺局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南岭成矿区

  新发现以骑田岭、锡田、姑婆山、九嶷山等大型锡矿为代表的矿产地 15 处,提交锡资源量 56 万吨,其中白腊水矿区锡资源量 42 万吨、金船塘矿区锡资源量 14 万吨,全区远景钨锡资源量超过 100 万吨。锡田锡矿已估算有工程控制的锡钨资源量 14 万余吨,远景资源量 50 万吨。姑婆山锡矿估算锡资源量 20 万吨以上。

  白腊水锡矿:提出 “ 大岩体中的后期小岩体成矿 ” 的新思路,发现了以 10 号矿体为代表的蚀变岩体型锡矿、以 19 号矿体为代表的构造蚀变带 — 矽卡岩复合型锡矿等新类型锡矿,开创了在大岩体中寻找大型以上规模锡矿床的先例;是湘南地区继黄沙坪、柿竹园以来地质找矿的又一个重大突破。

天山成矿带

  天山成矿带地处中亚腹地,是古亚洲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横跨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塔里木两个重要的成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产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地质大调查实施以来,东天山斑岩铜矿的发现,引起国内外的关注。新发现矿产地 22 处,初步评价了土屋、延东大型斑岩型铜矿床,罗布泊大型钾盐矿床和乌拉根大型铅锌矿床,探获资源量:铜 309 万吨、铅锌 148 万吨、金 51 吨、镍 38 万吨、钾盐 7124 万吨,预测全区远景资源量铜 1000 万吨以上。土屋—延东大型铜矿床探获铜资源量 227 万吨,并已转入商业性矿产勘查,完成详查工作;罗布泊大型钾盐矿床发现后随即进入商业性勘查开发。

  随着地质大调查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天山成矿带预期有更多的新发现,尤其是斑岩铜矿找矿前景巨大,有望成为未来的有色金属资源基地。

 

引导和带动商业性矿产勘查开发

  地质大调查新发现的矿产资源发挥了极大的杠杆效应,撬动了上百亿的后续矿产勘查开发资金,地质大调查提交的找矿成果成为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资追逐的热点,凸现公益性地质工作的超前性。

  经对部分项目进行跟踪调查,绝大多数结题项目均转入后续的勘查开发,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近 17.6 亿元。

  以下为部分典型矿床后续勘查工作及将形成的经济社会效益:

  1 、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驱龙铜矿

  驱龙铜矿,已组建西藏巨龙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墨竹工卡县驱龙铜矿区的风险勘查和开发工作。规划投入勘查资金 2 亿元,勘查周期不超过三年( 2006-2008 年)。其中, 2006 年投入勘查费用为 1.2 亿元,完成钻探 32000 米 。

  2 、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普朗铜矿

  普朗铜矿及外围许多铜矿床点的发现,奠定了中甸地区矿产支柱产业的地位,仅普朗铜矿就引入 15 亿元的勘查 — 开发资金,云南铜业集团将在普朗投资建成首期年产 5 万吨,最终达 10-15 万吨精炼铜生产能力的大型铜矿山企业。

  3 、云南省德钦县羊拉铜矿

  云南铜业集团投资近 1 亿元,对羊拉铜矿实施了首采区勘探工作,年内将建成日处理矿石 3500 吨的铜选厂,成为滇西北地区第一座产值超亿元的铜矿山。

  4 、云南省兰坪县白秧坪银多金属矿

  白秧坪银多金属矿,目前已建成铅锌银铜选厂多座,总生产能力达 5000 吨 / 日处理矿石以上,形成了本区的支柱产业。 2006 年白银产量达 20 吨。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土屋-延东铜矿

  土屋铜矿,吸引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资 1677 万元,并已完成详查和开发可行性研究。

  6 、新疆若羌县罗布泊钾盐矿

  罗布泊钾盐矿,目前罗布泊钾盐矿已经开发, 2005 年年产硫酸钾肥 5 万吨,产值达 1 亿元, 2009 年将建成年产硫酸钾肥 120 万吨,成为我国最大的硫酸钾肥厂,极大地缓解我国钾盐紧缺的局面。

  7 、河南省洛宁县沙沟银铅矿

  沙沟银铅矿,由加拿大希尔威金属有限公司( Silvercorp Metals Inc. )和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合作,成立河南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在地质大调查成果基础上,两年来共投入 8000 余万元,取得了很好的勘查效果,银铅锌资源储量大幅增长。并已开始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2006 年实现销售收入 2 亿元,上缴税费 2000 余万元,另外还为当地解决了近千人的就业问题。

  8 、福建省建瓯县八外洋铅锌矿

  八外洋铅锌矿,查明铅锌资源量 67 万吨,目前已转入开发,建成日处理矿石 200 吨的选厂,经济效益可观。

  9 、海南省乐东县抱伦金矿

  自开发以来,抱伦金矿累计创造产值 2.5 亿元,企业税后利润为 2459 万元,累计缴纳各种税费 3111.1 万元。

 

努力在重点成矿区带创造出更多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态势的不断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导致对国外资源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同时,国际矿产品价格持续走高且增速加快。例如: 2004 ~ 2006 年,铁矿石价格上涨了 164% ,我国为此多支出了近 600 亿元。

  因此,石油、铁、铜、铝、锰、铬、钾盐等大宗紧缺矿产依赖长期依赖进口,势必危及我国经济安全。如何有效缓解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

  地质大调查找矿实践证明,无论是西部工作程度较低地区,还是中东部工作程度相对较高地区,均有望取得新的找矿突破。这些找矿成果经过后续进一步勘查开发后形成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资源瓶颈压力的约束,为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对经济建设的保障程度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地质调查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努力在重点成矿区带创造出更多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为提高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做出新的贡献。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