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队伍建设 > 人才队伍 > 工作动态

在地质舞台挥洒智慧与精彩

——记南京地调中心水环院院长、长江经济带工程首席专家姜月华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田雪莲 姚光明 武玲 发布时间:2018-06-13

姜月华(右)在野外采集地下水污染样品

姜月华多次强调:“承担一个项目,不能只满足于完成工作量和提交报告,要以问题为导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年轻人更要敢于担当,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敢于提出新观点,这样才能突破创新。”

踏进姜月华的办公室,一排塞满书籍资料的玻璃柜映入眼帘,在柜子的角落里,堆着厚厚一摞获奖证书和奖牌,这些证书记录着他的足迹,他的奉献,他的成果:作为南京地调中心水环院院长、长江经济带工程首席专家,他先后主持30余项国家、部、省级重大科研和调查项目,获专利3项;获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奖1项,省、部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成果一、二等奖2项,中国地质学会银锤奖,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地质人才”,首届全国地质勘探工程技术人员技能大赛技术标兵,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和应急抗旱找水先进个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去年又斩获第二届“最美地质队员”殊荣……

勇于创新,用智慧书写成果华章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山河破碎。灾情就是命令。当了解到灾区急缺专业技术人员排查地质灾害,“要派最好的地质专家到灾区开展一线地灾调查评估!”的消息时,姜月华主动请缨:“我是共产党员,又是水环室主任,我先上!”17日,他和同样是共产党员、地灾调查优秀专家的刘红樱、葛伟亚作为抗震救灾先遣专家组,开赴救灾一线。

作为专家分队副负责,姜月华和战友们逆向冲进灾区,冒着不断的余震和滚石,攀爬在数千米大山之中的松散滑坡体上,查滑坡,看崩塌,圈泥石流,协助当地政府制定防灾预案。近一个月高强度连续野外调查,共计核查排查芦山县地质灾害隐患点177处,这些地灾隐患点威胁着2745人和数亿元财产的安全。排查报告从监测预警、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三方面提出了具体防治建议,被地方政府及时采纳,为百姓支起安全防护网。

“我是共产党员,”这是姜月华心中的标尺,每有急难险重的任务,姜月华都会毫不犹豫地冲在前面。

2011年正月,华北地区发生严重干旱。姜月华作为队长率领以水环院为主体的突击队奔赴严重缺水的河南巩义。

巩义市北部为几十至百余米深的黄土覆盖区,南部山区多为煤矿开采区,地下水疏干严重,历史上一直是缺水地区,山区群众大多靠远程拉水解决吃水问题。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听闻有队伍打出干孔,姜月华没有马上布置打钻,而是一面研判地质资料,一面带技术员到其他打井机台调研取经;白天翻山越岭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晚上研讨问题调整工作部署。姜月华和队友大胆创新研究出适合当地构造特点的“一条高密度电法勘查找水”、“两种方法定井”和“四种方式钻井”的找水施工方法,57天里完成20口应急水井施工,孔孔见水,总涌水量2.23万吨/日, 解决了2.6万余人、5000余头大牲畜饮水和1.3万多亩农田灌溉问题。当地群众激动地涌向水井旁,向突击队送上“情系旱区寻甘露,抗旱凿井献真情”等20余面锦旗,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地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治理工程”课程中,有一段对地质雷达在地下水污染调查中应用的介绍。这段被写进清华大学研究生课程的内容是姜月华在工作期间提出并成功应用的成果。

2006年,姜月华带领团队在长江三角洲进行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碰到加油站,采用传统方法获取的水土有机污染数据精度总不理想。搜索记忆深处,脑袋里蹦出了地质雷达和高密度电阻率等物探新技术,他决定一试,效果极佳,对垃圾场、化工厂等污染场地的调查也事半功倍,发现的3个有机污染场地被当时的环保部列为重点治理对象。这一方法推动了地下水污染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他从此声名远播。此后,他作为主要核心成员,还参与编写了《我国地下水污染白皮书报告》和《中国地下水质量调查报告》。

创新的思路源于姜月华对新知识的广泛涉猎。水环院职工说,每到院长办公室,他不是在展开的地图上圈圈点点,就是在电脑上疾书。“每次在网上看到国内外又有新技术、新理论出现,都让我兴奋。”不论是地质领域,还是信息机械的,只要觉得今后有用,姜月华都会浏览学习,记录在案,在实践中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在长三角工作多年,姜月华针对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应用“光纤技术”监测地面沉降量和地裂缝位移的方法,不仅费用低,而且精度高。技术方法很快从长三角推广应用至江苏沿海地面沉降、西安地裂缝、徐州煤矿地面塌陷、山西黄土湿陷变形监测等。姜月华在众多项目中取得的创新成果,引起国内外重视,部分成果不仅被SCI 收录,还连续两年提交国际原子能机构。

2014年,他带领团队充分利用中央资金引领作用,与地方政府反复对接,创新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以1∶1~1∶2经费匹配投入的城市群、城市和小城镇三个层次城市地质创新合作模式,引领拉动社会资金4.6亿元投入,取得不凡的地质调查成果和应用转化战绩。江苏省丹阳市副市长符红海高度评价说:“央地合作的地质大调查给丹阳大地做了一次彻底的体检,创新的成果表达方式让我们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对丹阳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敢于担当,唱响长江保护之歌

万里奔腾的长江跨越中国东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流域。2014年,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核心。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水工环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姜月华,接受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新任务——作为《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首席专家,统帅11个省市野战军和地方部队,把脉长江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长江流域国土规划、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规划及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地质支撑。

工程浩大。12个二级项目,11个省市的数百名地质人员,体制不同、机制不同,项目内容不同,战线广袤又缺少普适技术规范,要形成统一的、能满足国家宏观决策和地方需求的集成成果,谈何容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姜月华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北京、南京和11个省市之间,对接需求,了解区位优势、发展规划、地质工作程度、队伍状况……

随后,二级项目负责和技术骨干培训陆续展开,邀请的各领域专家们阐释现代地学理论、勘查和信息技术、报告表达方式,共同讨论技术路线和规范,互相启发,集思广益。2016年,12个二级项目全面铺开。姜月华更忙了。他既是主帅,要统筹部署项目,进行成果年度评估;又是大将,带领团队承担 “长三角南京—上海—温州城镇规划区环境地质调查”;还是联络官,要跟踪进展、梳理问题,协调专家野外指导、质量检查……记者约他采访,电话那头,他不是在野外,就是在去往研讨会、座谈会路上。

天道酬勤。三年多时间,项目收获了串串令人瞩目的成果:

项目之初,在梳理以往地质调查成果资料基础上,编制完成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地质调查报告和图集,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既专业又通俗,报送中央和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应用,为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长江下游,他们创新提出长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与生态地质环境多元响应研究思路,利用新技术探测沿江跨江大桥侵蚀状况,发现跨江大桥主桥墩冲刷严重,已调查的 7 座大桥中有4座主桥墩冲刷深度大于10米,2座超过15米。当大桥管理技术人员看到附有三维数据图表的评估报告时,简直不敢相信,反复核实技术方法,最终由狐疑变信服,并迅速采取防治行动。

在三峡,调查研究了地质灾害发育背景条件、划分了航道危害区域,查明丹江口库区堵河流域中下游滑崩流和不稳定斜坡1622处,服务于地方政府防灾减灾。

在嘉兴,基本摸清城市地下60米空间可开发利用地质资源家底,构建了三维模型,研发了城市地质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和地下空间政府决策分析平台,让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更科学、更智慧。

亦师亦友,做青年成才的引路人

同事们说,姜月华做事干脆利落、精益求精、亦师亦友,身上散发着地质人的豪爽与坚毅。

“我今天的成绩得益于我的三位导师。”姜月华说,“一位是我硕士研究生导师业治铮院士。业先生传道授业,无私奉献着毕生所学,让我懂得如何做人做学问。另一位是我博士生导师殷鸿福院士。殷先生海纳百川,日夜奋斗在野外和实验室,让我知道求实和创新的重要。还有一位是我的野外项目老师岳文浙研究员。这位老地质对每一个项目都一丝不苟,对年轻人提出的问题毫不保留地答疑释惑。他们对地质的情怀,对工作的严谨,对成果的创新,深深感染着我,耳濡目染,他们成了我的标杆和目标——对项目对学生都不可懈怠。”

姜月华在水环院的会议上多次强调:“承担一个项目,不能只满足于完成工作量和提交报告,要以问题为导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年轻人更要敢于担当,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敢于提出新观点,这样才能突破创新。”

2015 年初,中国地调局要求编制长江经济带国土资源与重大地质问题图集, 时间紧,任务重,姜月华提出“要让年轻人挑大梁”。编图期间,他亲自指导和把关每一幅图的编制。他的办公室每天都是编图的讨论声,每一张图、每一个人提出的问题他都认真指导,反复研究,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地质图集及时提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

姜月华的研究生说:“姜院长有时比学校的老师要求还严。在野外跑起线路可带劲了,他和我们一起跑每一个点,观察每一个地质现象,探讨各种问题。”“和他跑野外, 你要一路小跑才能跟上,一天下来, 坐上车就能睡着。”职工们这样形容和姜月华度过的野外生活。

点点滴滴,润物无声。在姜月华带领下,水环院已经建成一支由57人组成的水工环研究团队、基础地质研究团队、地球物理勘查团队、环境地质实验测试团队、信息资料团队。其中不乏江苏省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青年、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团队获江苏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姜月华更是成果丰硕,但他谦虚地说,荣誉属于团队、属于过去,未来才是我的追求。在“美丽中国”建设新时代,我们的责任是传承地质精神,做社会发展先行,让智慧在地质舞台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