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队伍建设 > 党群工作 > 学习园地

让矿业党建工作的新闻宣传跃动起来

——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代矿业党建工作的宣传报道(上)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赵腊平 发布时间:2017-12-06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提出了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

就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和2016年2月19日先后两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党建宣传报道工作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是党的工作特别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党建宣传报道是各类媒体包括行业报的重要报道内容之一,也是行业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党建领域不断创新发展,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要求落地生根,新时代、新形势、新实践迫切要求媒体创新党建宣传报道,传播好党建工作好声音。

如何进一步增强党建报道的吸引力,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成为媒体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当前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结合矿业行业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当前,搞好党建宣称报道工作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党建新闻宣传要克服一味地“高大上”、“大而全”的套路,紧密结合新时代的伟大实践,让矿业党建新闻宣称生动起来、鲜活起来。

毋须讳言,由于党建工作政治性强、内容严肃,加之在党建新闻宣传中规定动作多,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党建新闻宣传工作给人的印象是比较严肃、沉闷,官话、套话太多,带有较重的宣讲色彩。很多新闻工作者也认为党建报道不好采、不好写,怕抓不住要领,怕理解不了其中的精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干脆抄文件,抄报告,导致不少报道都是“文件来、文件去”,工作味道浓,不接地气,报道面孔呆板、内容枯燥。

事实上,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日常接触新闻信息的方式和心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心理上看,他们不再愿意像以往那样处于被动位置,一味地接受说教。如果党建宣传报道工作还是一如既往地板着个沉闷、严肃的面孔,就会与人民群众的心里诉求渐行渐远。这就要求党建宣传报道工作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强对于新媒体条件下宣传规律、新闻传播规律以及受众特点的研究分析与把握,开发人民群众更喜闻乐见的宣传报道形式,从而使党建宣传报道工作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群众,更紧密地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实践,用鲜活、贴近群众、富有生命力的宣传报道吸引读者,使得党建宣传报道工作更具生命力。

另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种与传统媒体的语境特点有着较为显著区别的新型的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不仅有着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流行元素,而且更加直观,还有非文字化、求变求异等等新的特点。我们知道,党建宣传报道选题的切入角度决定了报道的质量。换句话说,一个好的视角是决定党建报道吸引力、感染力和引导力的关键。党建报道虽然严肃,但同样也要以新闻为主体,同样受新闻规律支配,因此要避免传统的工作总结式的“高大上”、大而全的弊病。而要破解党建宣传报道工作一味追求“高大上”的问题,就需要切实树立读者意识,从读者角度出发,从社会最关心、最能引起注意的问题或事物入手,积极用发散性思维,将党建工作选题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大背景下,审视各种内在联系,寻求最佳切入点,以小见大,克服僵化、硬邦邦的形象,使党建报道柔性化,变得可亲可爱,平易近人,增强党建报道的吸引力,党建宣传报道工作要适应新媒体时代语境的变化,还要善于寻求党建报道的社会性、接近性,用向“下”的视角,用群众的语言和视角进行平等交流,建立与百姓的心理关联,尽可能地缩小与老百姓的心理距离,使得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建工作不再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而是切切实实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

有专家分析,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之所以感觉党建宣传报道之所以硬,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究气、理论色彩浓、专业词汇多,比较抽象。因此,在党建宣传报道中,要注意软化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避免文件词汇堆砌。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替代等修辞手法以及群众的词汇,包括俗语、歇后语、谚语等,使深奥的制度政策浅显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繁杂的数据简单化。同时,在报道行文时,要联通官方话语体系和民间话语体系,多讲通俗易懂的短话,多用淳朴纯真的实话,多讲风趣幽默的土话。

众所周知,党建工作的主体是各级党组织,如果我们的宣传报道只是将目光停留在体制内对象,就会显得高高在上,居高临下,自说自话,百姓就会无感,感觉与自己无关。事实上,党的建设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是全面从严治党,惩治腐败,还是加强作风建设,基层的变化是最生动的,基层的感受是最真实。也就是说,党建宣传报道只有“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让基层党员干部甚至“邻居大妈”也能听得懂,看得明白,感同身受,这样的党建报道才有吸引力、影响力。

其次,党建工作新闻宣传要杜绝官气,杜绝盛气凌人,学会讲故事,以饱蘸感情的有温度的故事打动人,吸引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提高宣传引导水平时指出: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谈到外宣工作,他更是明确指出,要精心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用海外读者易于理解的语言,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正因为如此,十八大以来的4年多,习近平主席每次出访,不论是会谈、交流还是撰文、演讲,都在努力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而且很具有说服力。

著名的科普作家苗德岁先生说:“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的阅读兴趣主要是虚构类文艺作品,后来越来越多地转向非虚构类读物。这样一来,写作的人都要学会讲故事,科普实际上是叙述科学。”其实,从周口店山顶洞人围在篝火边听故事开始,几十万年来,讲故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直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很多孩子,都是父母亲的讲故事中进入甜蜜梦乡的。很多人都熟知的刊物《故事会》,曾风行全国,它就是靠讲故事吸引人、感染人的。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既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为各类报道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现了宣传规律、传播规律和新闻规律的高度统一。

近年来,矿业行业党建工作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巨大进展,党员干部作风好了、干劲足了,群众都有明显的感受。增强党建报道的贴近性,必须让群众当主角,通过他们亲身经历的故事,反映他们的感知、体悟,报道才能个性鲜明、血肉丰满。

近年来,《中国矿业报》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以宣传报道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和杨衍忠为例。这一个是新时期弘扬三光荣精神、始终坚持地质找矿的模范地质队,即先进集体;一个是新时期甘于奉献的地质工作者典型人物,即模范共产党员。作为矿业行业领域的专业报纸,报道好这两个典型责无旁贷,但如何报道才能避免或走出传统的那种一报道先进典型就“高大上”甚至不食人间烟火的窠臼?在报道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时,我们采用了长篇工作通讯的形式,但通篇文章却是人物的感人故事贯穿着的。我们在写曾为浙江省的地质找矿立下过汗马功劳、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地质专家的浙江七队高级工程师、共产党员周俊法病逝前的情景时,记述有这样一段故事——

“由于过于劳累,周俊法后来不幸患了肺癌。去世前夕,他要老伴帮他把一张地质图和一份没有写完的地质报告拿到病床前,他要站起来研究这些他平时最痴迷的‘宝贝’。我们去看他的时候,看他病成那样还要工作,便劝他好好休养,先不要考虑工作。可周俊法说:‘这个病实在疼得太难受了,我看看这些图件和报告,就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中,使我一时忘掉痛苦。’”据七队队长陈启强回忆,就是这样一位顶尖级的地质专家,一直到他去世的时候,还住在一套面积不过4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更让人感叹的是,由于忙于找矿,没有时间照顾和教育孩子,周俊法的三个孩子没有一个学历超过高中。

采访报道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调院的物探工程师、共产党员杨衍忠的典型事迹时,我们更是如法炮制,让这个队上及熟知过程的有关基层党员群众来回忆、讲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杨衍忠的感人故事,以人见情、缘情叙事、因事明理,增加了新闻的贴近性和穿透力,受到读者们的好评。其中报道杨衍忠同志关心家人时,人物通讯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在大儿子杨忠明的眼里,“父亲”仅限于一个亲近的概念,和父亲相处却是一种陌生的感觉,“对父亲的感觉,小时候生疏,长大了依然生疏,叫他爸爸都觉得很拗口。他放松的就是每年过年那天打几个小时牌。跟儿女没有过多的话语交流。表扬和批评都是简单的几句话。”

但杨忠明心中清楚知道,父亲也有侠骨柔情的时候。杨忠明说,他大学快毕业的的时候谈了女朋友,是学校的校花。杨衍忠知道后很高兴。但是,女朋友的父母不太同意。为了娶到这个优秀的儿媳妇,杨衍忠亲自出马,找亲家见面沟通。女朋友的父母和杨衍忠一番长谈,最终同意了这门婚事。女朋友的父母说,看杨衍忠先生的人品,就知道他的儿女们错不了。

前几年,三儿子杨卫民的前妻罹患胃癌,杨衍忠几度流泪,召开家庭会议,筹钱治病,坚持不放弃治疗。还经常鼓励儿媳一定会治好。儿媳妇临走时,杨衍忠拉着她的手动情地说:“你是我们杨家的好媳妇,你放心地走,我们好好帮你把孩子带大,抚养成有出息的人。每年清明节,我们都会带着孩子去祭奠你,永远记得你。”据说,尽管不忍离去,但儿媳妇是带着笑容走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新闻工作者。需要指出的是,讲好党建故事不是简单地举例,而是必须要有温度。记者要怀有对人民深厚的情感去采访,动真情去捕捉那些真切的典型细节、散发着热气腾腾的暖意的感人故事,以情打动人、感染人。

有专家说,党建报道中的故事要接地气、有人气,记者必须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动真情,体会群众的所思、所想,打捞出的弥漫着烟火味和散发着泥土味的故事,才能真正地引起人们心底的共鸣,使党建好声音入脑入心。这是有道理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