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提出新形势下发展地质调查事业要有新思路

来源:地调局 发布时间:2008-02-25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在2月23日召开的2008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报告中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要求。发展地质调查事业要有新思路。  

    一是,矿产勘查要有新机制。要发挥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先行作用,统一部署重点成矿区带的地质勘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资为主体,风险自担、收益自享,多渠道投入地质找矿的矿产勘查新机制。 

    部、局、厅三方联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重点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着力做好矿业权管理和勘查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保障重点勘查的顺利进行。地调局在部的组织领导和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围绕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加强部署研究,开展成矿预测,编制重点成矿区带实施方案;加强基础调查、重大地质问题研究、勘查技术方法攻关和找矿实证示范,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现场会诊,组织业务技术和成果交流,实现资料共享,进行成果集成。 

    中央、地方、企业、地勘单位多方联动。大调查、地勘基金、社会资金相互衔接、合理分工。完善矿产勘查风险投资机制,积极培育企业作为矿产勘查的市场主体。国家财政投入形成的新发现,通过招投标方式引入大企业,形成大投入,加快勘查进程,推进整装勘查,实现大突破。 

    二是,服务要上新台阶。地质调查服务工作要以提供基础地学数据为基础,以综合集成、加工转化为重点,以服务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为目标。服务政府要前移,立足现有的地质工作基础,加强成果资料的总结分析和综合集成,及时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报告和基础图件。服务社会要深化,包括为基础研究、矿业发展、区域经济规划、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服务。做好服务要重点加强地质资料深度开发利用。通过大项目带动资料开发,积极盘活全国已有地质资料,加快地质资料服务信息化建设进程,及时、便捷、公开提供社会服务。 

    三是,基础要打牢。基础地质工作要体现研究性和综合性,研究项目配图幅,图幅带专题,在解决基础地质问题上下功夫。资料要客观,观察要精细,记录要完整,分析要科学。成果表达要多样化,适应不同用户。要统一和明确基础地质图件的基本要求,确保国家基础数据的一致性。 

    四是,地质科学要大发展。要用地质科技引领地质调查工作,以技术进步带动科学创新,推动我国从地质大国走向地质强国。针对中国独特的地质条件和区位优势,瞄准国际地学前沿、围绕资源与环境重大地质问题,集中力量,组织科技攻关,创新地学理论和矿产勘查技术方法,全面提高我国地质调查水平。通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继续保持我国在地层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填图和岩溶动力学等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力争在大陆动力学、区域成矿理论与成矿预测、地质环境评价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加快高新技术在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查中的应用,鼓励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地质装备水平,努力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 

    五是,工作体系要完善。地调局和各省(区、市)地调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构成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体系。地调局直属单位要加快队伍转型,加强能力建设,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地调机构的要求,加快发展,在全国地质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 

    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主要承担中央和地方财政出资的区域性、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业务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性服务。这支队伍,既是解决各省资源环境问题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又是完成国家地质调查任务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时,要与本省公益性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相适应,保证其公益属性,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为己任,在加强社会管理和完善公共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关键是性质要公益,队伍要精干,结构要合理,经费要落实。要成建制,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也要组织一支精干队伍,积极参与地质调查评价工作。 

    要进一步密切局与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联系,加强统一协调,实现有序高效,发挥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整体功能。中国地质调查局要对国家地质调查工作实行统一部署,对地调院与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实行项目联系、业务领导;要指导制定发展规划,开展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装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