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掀起向楷模学习热潮 展示“杰出地质人才”风采

王登红 三十载科研如一日 俯首甘为孺子牛

来源:地质调查报 作者:刘丽君 发布时间:2016-01-26

  
  凌晨5点多的北京,很多人还在睡梦中,他却蹬上黑面白底的布鞋,套上一身陈旧却又干净整齐的衣裳,拎上磨旧的黑色手提电脑包,骑着一辆黑色的老式自行车前往单位。推开办公室的门,除了必需的办公用品、个别堆放的地质样品之外,柜子里、桌面上、地面上堆放摞起的都是一叠叠的书籍和资料。当绝大多数人还奔走在上班途中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就是现任地科院资源所稀有稀土贵金属研究室主任—— 王登红。

  从刚踏入地质学世界大门的学子,到现如今的专家研究员,已经有三十年的时间了,虽然在地质学堂他早已完成了从学生到导师的角色转变,但他对于地质工作的热爱,严谨认真、刻苦钻研的态度却从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他身份的转变而转变。在地质学问题面前,他始终保持着谦虚严谨的赤子之心,三十年如一日,风雨不变。

  一位地质工作者的坚持不懈

  在他的研究工作中,他主要从事矿产地质工作,重点研究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成矿系列与成矿体系、地幔柱与成矿、块状硫化物矿床、伟晶岩矿床与造山作用、铂族元素矿床、南岭区域成矿规律、三稀矿产资源战略等一系列基础科学问题。由他主持或带领的很多研究,诸如对新疆阿勒泰成矿带各类矿床及成矿地质环境的研究,对我国新生代成矿作用的系统研究,对全国矿床成矿系列组的建立,对全国稀有稀土稀散矿产调查工作的主持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及成就,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对该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野外第一线的实地调查工作,迄今为止,野外调查过的矿产地有600多处,仅“全国重要矿产潜力评价”项目执行期间调研的矿产地就有231处,直接参与样品的采集、加工处理、室内的测试以及数据的整理工作,为“成矿系列理论”向“成矿体系理论”的发展,为“五层楼+地下室”理论与模型的建立与推广,为“离子吸附型稀土成矿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为贵州大竹园超大型铝土矿区钨和锂的发现与合理利用付出了大量心血,为贵州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提供了理论指导。

  他对于地质问题的研究不仅在理论问题上有所创新,更是在实际问题中得到了解决, 将其成果很好地进行了转化,并且有效地服务于实际找矿。早在其博士学习阶段,他就通过细致的野外编录和观察,提出新疆阿舍勒铜矿构造不是“倒转向斜”,而是单斜、深部仍然具有找矿潜力的认识,得到矿山企业的验证,新增块状硫化物型铜矿至少80万吨。后来直接参与西藏甲玛铜矿的勘查工作(作为勘查项目的总工程师),为甲玛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500万吨级)的找矿突破作出了贡献(2008~2013年)。另外,作为项目指导和参与者,攻坚克难, 为浙江丽水等地银多金属矿床的找矿突破起到了指导作用(2014~2015 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和直接参与者(2011~2015),科学选定四川甲基卡矿区外围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调查的重点,带领和指导四川地调院项目组取得了甲基卡新三号脉等的找矿突破,新增资源量64.31 万吨,达到超大型优质矿床规模, 为甲基卡这一世界级锂辉石矿床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资源保障,也为我国能源金属矿床的调查、勘查与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也为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虽然他的颈椎动过两次大手术,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但是在办公简陋的环境中,每天坐在椅子上面对电脑工作的时间常常超过8小时,夜晚回家后仍然持续办公。每次他出野外,都是那一两件简单却陪伴他多年的行头,甚至是在海拔4600米左右的高原,他也没穿特别加厚的冲锋衣,简单的背包中装着基本的几大件,在野外记录本上简要地记录着他每一天野外的记录。没有特别高级的装备,却能以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流程,见他人所不能见,想他人所不能想。自工作以来,他在野外经历过“生死一线”的关头迄今为止已达11次,所幸每次都能大难不死。在玩笑之余,他会庆幸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还活着,同时他又秉持着“只要活一天就要为地质事业干一天”的决心。

  一位老师的良苦用心

  生活中的他沉默寡言,从不标榜自己,做起事来专心致志,甚至一天都可以不说一句话。但是面对工作和学术,只要是他知道的,讨论起来他就滔滔不绝,脑中装着一个大书库,有引申不完的专业知识和逸闻趣事,而对于他未曾接触过或不知道的事情,他也是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些曾经工作在地质事业前线的老前辈也都会夸赞他是“真人才”、“真才学”、“活字典”。作为一位行走在中年之路的老师,他也有他的希望,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学生能学有所成,地质事业后继有人。长期以来,他都致力于促进人才成长和团队建设的工作,孜孜不倦,辛苦操劳。

  且不说其在地质学科领域献计献策,直接或间接培养了多少的青年人才,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建设中作出了多少的贡献,单说其自2003年开始每周一次的“例会”(累计数百次), 就让人为之动容。试问现在还有多少老师可以坚持每周一次,通过内部学术交流和亲自授课的方式,以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不遗余力地培养下一代地质人才?除了与项目有关的内容,他会亲自制作课件讲其专业经验之谈, 希望大家“可以少走冤枉路”之外, 他还讲授其他方面的知识,例如逻辑学在地质中的运用与文学写作内容等。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从来不以为意的内容,却在他的点拨下找出了耐人寻味的差别。在地质形势走下坡路之时,他看到的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希望的是团队中的人能够自觉利用地质低谷阶段充实自己,顺利接替地质行业的下一棒。他从来不是一个主张以“写文章”为终极目标的人,他是这样喊口号的,而且他也是这么切身实践的。他曾对他的学生讲过,“不要以写文章作为你的目的,你的学习和研究也不是为了写文章。当你在研究一个事实的时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文章便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得出的认识,你要认清的是自己的认识,而不是文章”。他是一个写过很多文章和书籍的人,但是,这都是在他亲自工作以后总结所得出的认识, 而且他也总是谆谆教导学生要养成及时总结,写出认识的习惯。对于学生的教导,他采用的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启发式教育。他本身也是一位对地质老前辈十分尊敬的人, 对于前人的智慧和辛苦,他从来都是怀抱着尊敬和认真学习的态度,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希望他的学生们也是这样做。偶尔,他会感慨地说自己老了,记忆没有以前那么清晰了, 这个时候他就越发地希望下一代地质人快快成长,只要徒弟们想学,他就愿意倾其所有来教。

  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在地质事业中,苦口婆心、用心良苦地承上启下,为老一辈地质学家和青年一代的地质学徒搭建桥梁。他走的从来不是“高大上”的路线,却在对地质最初的初心和基本方法的坚持和把握中走得融会贯通。他告诉学生们“欲做事前,先学会做人”、“欲要做大事, 先把小事做好”,就是在这样对小事的认真,对做人的基本要求中,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影响着一代代的地质人。

  三十年风雨地质路,一颗心甘为孺子牛。他在地质行业中兢兢业业地恪尽职守,在其位谋其职,为国家需要,为上级需要,贡献着自己的所学所知。因为矿产工作的需要,他本着“找大矿,找好矿,好(hǎo) 找矿(为找矿工作总结有利的工作方法),好(hào)找矿(为地质行业培养喜爱地质,热爱找矿的人才)”的初心,在地质工作道路上不断前进,在地质人中树立一座精神丰碑和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