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专家论坛 > 专家论坛

地质学家孙枢:创新带我们步入地学强国

发布时间:2005-11-30


   创新之所以让我们激赏,是因它内在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它摒弃陈旧和落伍,让存在方式熠熠生辉,让延续的力量新鲜涌动。

   创新能力,放在个人身上,可以激活生命。他可以身材矮小,这个能力,却让他能够从容地走在别人前面。国家同理,学科同理,行业同理。

   2006年,中国在发展的关键时刻,高声呼唤创新。

   记者:以您的理解,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特别强调自主创新?

   孙枢:人类总是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才能不断前进。国家的发展亦然。有人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靠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就足够了,何必费劲去创新。我很不赞同这个观点。对比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史和科学发展史,我们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发达起来,必须从现在起就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一点,现在看得很清楚。很多核心技术其实是买不到的,只能自主创新。

   记者:地球科学的自主创新,能给国家的发展带来什么?

   孙枢:我举个例子。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我刚大学毕业,当时全中国只有一个很小的油田。1949年我们年产原油约12万吨,这个水平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因此,国民经济早期的五年计划,只有石油一项是完不成指标的。大家非常焦虑。外国很早就在海相地层特别是海相第三纪地层发现了大油田。而中国的第三纪地层,基本上都是陆相的。一些外国的地质科学家据此认为中国是贫油国。但是,中国的科学家没有停留在这个传统的认识上。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坚持不懈地进行石油地质工作。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交,勘查发现了玉门油矿。

   记者:这是个大油田吗?

   孙枢:就规模而论,不大,但它的油产在陆相地层中,这个意义就大了。上世纪40年代初,中国一些地质学家在陕北、四川一些陆相地层中也发现了油苗,另一些地质学家在新疆发现了侏罗系和古近系也有油苗,它们都是陆相沉积的。

   记者:这仿佛就开辟了另一个天地。就是说,像中国这样海相中新代地层不发育的国家也能有石油。

   孙枢:是的。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在大规模找油时,就跳出了西方海相生油的框框,在陆相地层开展大规模的石油勘探。终于在1959年9月,在松辽盆地取得了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在这个基础上发现了大庆油田,这个油田应该算是世界级的。之后,大港、胜利、下辽河等陆相油田相继发现,由此奠定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基础。因为这个基础扎实,中国经济建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石油是自给自足的。

   记者: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孙枢:地球科学自主创新的力量!如果我们总是囿于海相生油的理论,就不可能在陆相地层开展大规模的石油工作,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找油重大突破。

   记者: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能源瓶颈。突破这个瓶颈,依靠什么?

   孙枢:仍然是自主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我们原来探明的石油储量不够了,进口石油的数量越来越大。这就需要石油地质工作有新的创新。只有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方法、创新的工艺,才能从原来不认识或者认识不充分的地方发现隐蔽的油藏,包括海相地层中的油气藏,才能在新地区、新领域、新层位把不容易找的石油勘探出来。

   记者:有种说法,认为我们是地学大国,但还不是地学强国。你怎么看?

   孙枢:中国地质现象丰富,这使地球科学在我国更容易激发兴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重视地质事业,中国的地质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规模很大的地质勘探队伍。我国的地球科学成果,应该说是不输于其他学科。而且,事实证明,中国地质学家有能力解决本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所以,说我们是地学大国,一点也不错。但我们还不是地学强国,还没有在比较多的领域里走到引领世界地学的前列。存在的问题,因素很多,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上世纪60年代,由于 “ 文革 ” 的原因,我们在板块构造理论发展的关键时刻断了档,没有参与这场革命性的理论突破。吃了这个亏,我们与世界地学拉开了距离。就自身问题来看,我们的创新成果有,但很少。要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需要在自主创新上狠下大功夫。

   记者:这个功夫应该下在什么地方?

   孙枢:相当关键的一点,是要清楚在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世界的前沿究竟在哪里。就是要将自己的研究视野与国际接轨,站在科学前沿思考问题,融入国际本领域研究的主流。地球科学研究的过程,应该是观测 —— 提出一种模式或假说 —— 在广泛的范围验证这一假说 —— 反复证明被普遍接受,上升为理论。我们有很多的观测,也总结出了不少有建树的模式,但是,常常因为缺乏在世界范围内加以证明、验证,相当多的成果只停留在假说、模式阶段就昙花一现,没有升华成创新理论。

   记者:要把自己的视野放在全球的范围,需要交流。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够吗?

   孙枢:长期以来,创新的一大桎梏,是学科的封闭和信息的封锁,这种封闭状况,实际上流露的是不自信。真正的学术强者,是不担心成果被别人拿走的。

   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过去我们参与国际活动的机会少,条件也差。现在这个交流的平台搭起来了,交流就充分了吗,也不一定。国际性的会议,宣讲论文,固然是一种交流,但更容易擦出思想火花的,常常是私下的交谈。

   还有就是学科的交叉。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学科交叉已越来越成为创新的生长点,许多创新就是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产生的。譬如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被看作地球科学领域一次革命的板块构造理论,其显著特征就是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的紧密结合,很多工作是由地球物理学家、海洋地质学家和陆地地质学家完成的。

   记者:创新只是个人优秀的结果吗?

   孙枢:不仅仅是。应该说,科学家个人的优秀和团队的优秀,是科学创新的决定性力量。要善于发掘个人的科学兴趣和特长,同时也要充分和恰当地发挥老中青各年龄段科学家的作用。地球科学的创新,比起其他学科更需要积累。在板块构造理论的推进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既有25岁到32岁这一年龄段的科学家,也有一些55岁以上的科学家。年轻的人富于朝气,不容易受旧观念的束缚;年长的,则有比较深厚的基础。在开拓新领域、新方向方面,不同年龄段的科学家是个创新的群体,他们共同发挥着先锋作用。

   被采访人简历:孙枢,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伦敦地质学会荣誉会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沉积学和沉积大地构造学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中国国土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