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专家论坛 > 专家论坛

科学看待危机矿山-----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

发布时间:2005-11-30


  近一段时期,关于危机矿山的话题经常被人们谈起。怎样界定危机矿山?危机矿山现状如何?危机矿山如何解危?成为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中国工程院院士、矿产勘查与矿床地质学教授、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席裴荣富作为国内外著名的矿床地质大师不但关注危机矿山的情况,而且积极探索危机矿山解危的办法,创造了一系列关于危机矿山解危的新理论。记者日前采访了他。

  问:谈到危机矿山解危,不少人认为危机矿山的深部大有作为,您认为如何?

  答:轻易给一个矿山扣上一顶危机的大帽子我是不赞同的,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依据现有的技术条件,评价一个矿很难,否定一个矿同样也很难。因为矿山内部隐蔽的东西、不可知的东西太多了,不少所谓的危机矿山其实我们尚有很多工作没有做,或者说没有做到位。无论矿山是否危机,其深部有矿的可能性很大。从国外的经验看,不少国家已经在矿山深部找到了矿。南非的兰德金矿在4000米以下的深度找到了后备资源,澳大利亚的芒特艾萨铜多金属矿先后在2600米和3000米的深度发现储量大于300万吨的富铜矿床。国内也有在500米以下找到矿的先例。事实已经充分说明,人们对于老矿山找矿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思维和认知。只要有先进的技术和充裕的资金,矿山深部找矿大有可为,这点不应怀疑。

  问:您认为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重点应放在什么地方?

  答:由于过去诸多条件的限制,我们只在矿山500米以上工作,深部和其他部位并没有开展工作。在湖北大冶铁矿,20世纪50年代我们曾经打了1000米构造钻,发现了磁异常,但由于技术条件限制不能再继续工作。如今勘查技术有了很大改变,继续过去的工作有了可能。这些矿山应当在侧向、垂向和外围多下功夫。侧向、垂向找矿是根据矿山矿床类型、成矿规律的具体地质特征就矿找矿工作。一定要用新思维在现有的成矿带中找矿。我们认为,一定地史演化过程中特殊的地质事件激发正常成矿发生异常,才有可能导致超巨量金属堆积,就像厄尔尼诺引发气候异常形成暴风雨一样。研究证明,太古宙出现的氧大气变态等事件是激发正常成矿发生异常导致巨量金属堆积的根本原因。

  此外,矿山外围找矿也已经得到证实。国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现的100个贵重有色金属大型或超大型矿床,至少有58%是在已知矿床周围发现的。这些都说明危机矿山外围的找矿条件十分优越,老矿山及其所在的矿区确实还有极大的资源潜力可挖。

  问:怎样认识危机矿山找矿的风险性?

  答:一座矿山无论有多大的储量,终究会有采完的一天。这叫正常死亡。然而,我们的不少矿山并没有达到正常值就已经死亡或提前进入衰老期。不合理的勘查开采活动是矿山危机的原因之一。一座矿山要做到开采方案可行,经济效益良好才是最佳状态。对于老矿山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敢于投入资金进行勘查。勘查肯定有风险,但只要投入合理就应该大胆干。勘查如何避免风险,我认为应当遵守这样的规律:当投资额在5%的时候应当可以承担100%的风险,当投资额达到25%的时候,只能承担75%的风险,当投资额达到30%的时候,可以承担5%的风险,当投资额达到70%的时候不能有风险。现在是商品社会,地质找矿也要遵守市场规律,也要转变观念。找矿不能单一地只了解地质条件、成矿原因,还必须全面了解经济基础条件,从地质成因和经济基础两个方面进行控制。没有必要把一个矿的方方面面都搞得清清楚楚,那样投入太大。地质工作的程度要以满足开采设计部门的需要为准。据此,我在《双控论和合理域》中提出一些观点,提示人们在矿山勘查和开采方面要有全过程的控制,做到合理勘查矿产资源。

  问:您在老矿山找矿方面有些新理论,请介绍一下。

  答:我们注重研究矿集中区内部构造,应用矿床的聚类路径分析,发现最密集的矿汇区,结合地球化学块体浓集轨迹,指出找矿方向,然后按矿汇区中矿床的最大储量相对丰度与其成矿时限的相互关系,从中发现短时限、大储量的时空部位和多种有利成矿因素的最佳耦合机制,即可辨认促发异常成矿的地质条件,提高成矿预测效果。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在辽宁省阜新煤矿发现了长达10公里的磁异常带,说明这一地区很有可能藏有储量丰富的铁矿。倘若是这样,阜新煤矿就有了接替资源。

  问:矿山深、边部找矿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肯定要增加成本,是否合算?

  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我国的情况,我认为在东部即便1000米以下开矿比在西部浅层面开矿要划算。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条件和设备都很好,又有很大的资源需求,经济效益应当不错。西部地区由于基础条件差,需要大量的基础投资,周期长,反而不太经济。如,新疆一座铜矿已经建成20多年了,由于设施的原因还只能试生产。

  问:国土资源部危机矿山解危工作已经启动,并初步圈定了一些试点矿山,您认为效果会如何 ?
答:我充满信心。首先这项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的大力支持,经过了众多科学家的反复论证,前期工作非常扎实。其次这些矿山都有找矿的巨大潜力,只要资金到位,运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