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中国青年报:政企分开才是国企改革核心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谭浩俊 发布时间:2013-12-20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出台,有关国资国企改革的话题也再次热了起来。其中,采用什么样的模式推进这一改革,更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应当充分学习借鉴新加坡淡马锡模式。

  所谓淡马锡模式,就是政府——淡马锡——企业的三级监管体制,政府通过财政部持有淡马锡100%的股权,淡马锡持有下属44家公司的股权,下属子公司则可以通过投资、持股、设立子公司等方式,进一步扩大资本触角范围,形成政府到企业的6级管理层次,控制了500多家公司。

  由于淡马锡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认为是国资国企改革的标本。淡马锡模式取得成功的经验到底是什么?如果中国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也采用淡马锡模式,是否也能取得成功呢?

  必须注意,淡马锡模式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并不在模式,而在于真正实现了政资政企分开,并严格依法管理。也就是说,模式只是一种形式和表象,能否实现政资政企分开和依法管理,才是内容与本质。

  也正因如此,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淡马锡模式可以作为学习借鉴的经验。但是,能否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就不是什么模式可以决定的了,而必须做到政资政企的真正分开以及依法管理。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关政资政企分开的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国企改革全面启动以后。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国企所扮演的仍然是“双面人”角色,正面靠着市场,背面靠着政府,政府看起来不管企业,实质一直牵着企业的鼻子。企业一面希望挣脱政府的绳索,一面又在千方百计享受政府的各种资源。国资委的成立也很难实现政资政企分开的目标。因为,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就是一种以行政代替市场、以管制代替监管的模式。

  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如果过度在乎模式的选择,而不突出政资政企分开和依法管理,再好的模式,也会出现“南橘北枳”。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前召开的上海市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工作会议上,针对外界关于上海的国资改革可能与新加坡淡马锡模式相同的传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明确表示,上海的国资国企改革不是原班照抄淡马锡模式。而从上海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来看,也确实注意到了这一点,没有过度强调模式的重要,而突出了政资政企分开和实现依法管理。如从“管国企”转向“管国资”、建立统一的国有资本运作平台、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国有资产资本化、对国企实行分类管理、建立混合所有制经济等。

  所以,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切不要过度在乎采用何种模式,而应当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实现政资政企分开和依法管理方面。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政府放权,回归到公共领域,将资源配置的决定权和企业的经营权归还给市场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