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四项目标和六大任务建设创新型中国地质科学院

发布时间:2006-04-27


   4月10日 ,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孟宪来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国土资源部“ 科技兴地 ”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中国地质科学院。

  孟宪来指出,创新型中国地质科学院是指在大科学和大地质学概念下,以资源与环境为立足点,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体系为学术方向,具有完善的现代院所管理体制,学科结构与人员结构具有国际竞争力,运行机制充分开放、流动、竞争、协作。它将更加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职能,服务于地质工作,并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公益性地学科研机构。

  孟宪来表示,在“ 十一五 ”期间,地质科技发展主要有四项目标和六大任务。

  四项目标分别是:立足世界地球科学发展前沿,实现地质理论的原始性创新,在地球动力学、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生命早期演化、岩溶动力学、陆内造山等基础地学研究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瞄准国家目标和社会需求,在大陆成矿体系、成矿过程与动力学、深部探测、区域矿产调查评价理论和技术方法、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评价和污染修复、重大工程地壳稳定性评价等应用领域实现新的突破。集成立体勘查技术体系,形成物、化、遥多学科交叉,空中、地面和深部立体探测,探测与模拟一体化的资源评价系统。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形成学科布局合理、人才配置优化、运行机制灵活、仪器设备先进、国际化程度高的国家、部、院三级开放实验室体系,大幅度提高全院的科技创新能力。

  主要任务有六项:实施地壳探测工程,提高对地球深部的认知水平,探讨大规模成矿作用和重大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理和深部条件;实施能源、矿产资源勘查科技支撑计划,解决资源勘查和评价的重大科技问题,提高资源对经济建设保障程度;实施地质灾害、地质环境科技支撑计划,以提高地质灾害预测预报能力,改善地质环境和重大工程安全;开展新方法、新技术研究,为区域性、战略性、综合性地质科研、调查和评价工作提供技术方法支撑;积极承担国家重大基础、应用基础研究任务,解决地质科学中重大科技问题,推进地球科学进步;拓宽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渠道及范围,不断提高地质科研和调查的水平。(李晓明 曹 菲)

 

地质勘查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