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张威:不朽的青春诗篇

来源:《地质调查报》 作者:范藏辉 郭友钊 李邦 发布时间:2015-09-18
     生命只有一次,有长有短。西藏只有一个,永远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所赞美的“西方宝藏”。高原上美丽圣洁的格桑花,总是在世界屋脊的蓝天白云之下绽放出红硕的花朵,绽放出高贵的光芒。这光芒,正如地质人只有一次的生命,用这生命为祖国寻找宝藏。
    “在家乖乖听妈妈的话,等爸爸回来。”张威又一次抱起儿子,狠狠地在儿子小脸蛋上再亲一口,然后背起行囊,赶赴西藏。2015年8月12日,张威在自治区那曲地区双湖县开展野外工作中,不幸发生交通事故,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风华正茂的35岁。
2005年,张威从大学毕业后,到物化探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电磁法勘探技术的应用研究。“他似乎永远都精力充沛,野外工作不是在少氧的高原就是在缺水的丘陵,室内研究不是在写设计就是在写报告,但他忙得四脚朝天的时候,竟然还能抽出时间来参加地调局职工篮球比赛。”短短十年间,张威从一个青涩的大学生已经成长为可以带着队伍独挡一面的项目负责人。作为研究所青年一代的技术骨干,张威先后承担或参与了20多项市场、地调项目,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仅2005年至2008年间,张威所在项目组为单位创收1800余万元,多个地热资源勘查市场项目是由他带队完成的;作为项目负责人,张威主持完成了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内蒙古典型铅锌矿电法找矿方法技术试验研究”、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项目“山东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等。由于其出色的工作业绩,2007、2011、2014年度考核优秀,获同事赞扬,获单位表彰。2014年,张威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2011年初春,山东遭遇60年一遇的大旱。单位接到支援泰安抗旱找水任务,张威被任命为应急抗旱找水物探三组组长。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个举家团圆的日子里,他踏上驰援山东的征途。“我来自甘肃农村,干旱缺水我感同身受,只要旱区百姓能早日喝上干净水,能有水灌溉保住春苗,秋实一定能有收获,这比什么都强。”在初春寒冷的抗旱一线,在22个日夜里,他辗转泰安市岱岳区7个乡镇,夜以继日地抓紧一切时间工作,即使雪花纷飞,寒风刺骨,他与同事们仍然带仪器设备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的田野进行勘查测量。当时的技术总负责感慨道:“张威真是个了不起的年轻人,能吃苦,肯思考,技术过硬,做事一丝不苟,非常难能可贵,是个可造之材。”由于张威出色的工作,为抗旱找水打井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获得了“国土资源部系统北方四省抗旱找水打井先进个人”称号。
    张威是典型的西北汉子,性格憨厚直爽,坚韧倔强。2012年,他第一次带队在西藏羌塘无人区开展野外工作。“5月5日在拉萨野外工作站,张威带着一班年青人,正在参加野外安全培训,张威还不时地向老师提问请教,把一些安全的注意事项记在笔记本上。”参加地调局报告文学《生死大营救》采访的作家回忆说。作为野外负责人,张威一边要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还要安排项目成员的衣食住行,组织实施野外工作,顺利完成任务。队伍中大部分都是和张威一样的年轻人,在艰苦的环境里,张威总是能给大家鼓劲,用自己乐观积极的精神给大家以坚持不懈、攻坚克难的力量。一次在藏北野外工作时,张威在下山途中突然两眼一黑,险些摔倒;同事着急,送他去地方诊所检查,医生诊断他得了突发性高原高血压,建议返回拉萨休息。但他只在诊所稍微稳定后就赶回了工区,又与大家一起并肩战斗。大家伙都担心他的身体,叫他多休息,他嘿嘿一笑,说自己身体棒着呐,并嘱咐同事们对他家人保密,以免家人担心。那时大家才知道,他妻子已经怀孕5个月了。而当同事中有人生病,他亲自送往医院,并强硬要求,不用担心工作,病不彻底治好,就绝不许出院。
    2012年7月21日晚至次日凌晨,一场特大暴雨突袭了廊坊,致使廊坊城区一片汪洋。实验室样品库、物资仓库、配电室、标准物质楼、仪器研制中心一旦被淹,将严重影响一大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进展,以千万元计的国家财产将蒙受重大损失。险情出现后,所应急小组立即投入抢险。张威闻讯赶来帮助抢险。凌晨三点,廊坊市电力设施遭到损坏而停电,抢险救灾工作一时陷入黑暗之中。在这紧急关头,张威和同事们及时找来了发电机和抽水泵等应急装备,确保了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家顶着倾盆大雨,泡在半米深的冷水里,一干就是一个通宵。一夜的紧急抢险,实验室、样品库等均完好无损,没有遭受任何损失,张威本人也受到所的表彰。
    2014年5月至10月,张威在西藏高原一干就是6个月。等他回来时,几乎没人能认出他来,破衣烂衫,又黑又瘦,满脸胡须,他只是嘿嘿一笑,说这样才有男人味,白白胖胖的,哪像搞地质的。可当他回到家时,这个倔强的西北汉子,流下了眼泪。原来,在他野外工作期间,她母亲意外扭伤脚,一个多月无法下地走路。作为儿子,不能尽孝于膝下,他怎能不心痛!还有,妻子怕他担心,一直瞒着他,一个人既要照顾老人,还要带着不到2岁的孩子,妻子还是护士,要经常值夜班,这其中的辛苦,他怎能不知,怎能不心痛! 
家里5兄妹,只有自己上了大学,张威深知自己肩负照顾家庭的重任,无时无刻都在提醒自己,必须以自己的爱来回报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和兄弟姐妹的关爱之情。参加工作后,张威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选了一间最好的卧室留给父母住。那时经济条件还差,买的第一台空调就先安装在父母的房间。为了让父母住的舒适,攒够钱就立即为父母换上最舒适的床和床垫。2014年10月,母亲由于高血压导致晕倒,不幸左脚脚踝骨折,刚从西藏回来的张威带着母亲去北京找最好的医院给母亲治疗,从停车场到医院,从一楼到十楼,一直背着母亲跑上跑下,就这样坚持长达半年之久,冬去春来,直至母亲左脚痊愈。他刚上班一年多时,收入不多,在自己没有房子的情况下,就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来帮助哥哥买房。到后来装修自己新房时,为了少花钱,不请工人,自己一包一袋地把水泥、沙子扛上楼。他从不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告诉亲人们,暗自承担。
    爱家人,是一种爱。爱别人,不仅也是一种爱,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2014年3月,一位同事出了野外,他孩子半夜突发重病,张威得知后,连夜开车把孩子送到北京儿童医院救治,全程陪在这位同事孩子的身边,直到脱险。做一件好事,容易;连续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有另一位同事,常年在野外,他的孩子又体弱多病,张威只要没出野外在家,就抽空到这位同事家里去帮忙照看孩子,开导老人,脸上永远带着自信和诚恳的表情,让他们安心。2015年8月份,张威带领队伍正在西藏安多地区开展野外施工。当时正值雨季,天天下雨和冰雹,河水上涨,道路泥泞,到处陷车。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的地震勘查先遣队也来到工区进行踏勘,驻扎的营地与张威的营地隔河相望。对方营地扎好的时候,已经时近傍晚。由于事前对环境估计不足,他们不知道,即使是夏天,西藏的夜里也是冷到可以结冰的,没有碳、没有炉具,无法取暖,只能就凉水吃一些饼干等食品。张威见状,二话不说,就带领大家为对方提供碳和炉具等取暖用品,做好的热饭菜送到河对岸的营地里。第二天晚间暴雨突至,河水暴涨,人、车都无法涉水过河,眼见对面营地的人无水无饭陷入了绝境,此时的张威带领大家找到一个较窄的河面,抛掷绳索,在河两岸架起了一个生命通道,为河对岸的人提供热水及食物,这一帮就是一个多星期,直到对方单位后续人员抵达。在后期的野外工作中,对方为表感激之情,一直尽心尽力为张威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就这样,两支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地质队伍,在雪域高原结下深厚的友情,分别之时,十里相送。
     时间可以计算生命的长短,但却无法衡量出生命的价值。张威带着对地质事业的执着和梦想,带着对家人深深的眷恋和歉意,将自己的生命之花镌刻在了青藏高原。张威的足印,张威的生命,似一颗璀璨的流星,在人生的天空划出壮美闪亮的轨迹,为我们留下不朽的青春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