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局先进事迹报告会 > 最新报道

我还要飞

航遥中心 安战锋

发布时间:2013-09-13
    同志们,大家好,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给大家讲述我的好同事、好战友、好师傅—石磊的故事。我讲述的题目是:我还要飞。可以说,石磊很平凡,他就是由四块石头垒起来的名字。

    2008年6月15日,内蒙古巴林左旗,执行航空物探飞行任务的飞机因故失事,3名机组成员不幸遇难,石磊是唯一的幸存者。

    时间就是生命!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迅速展开。巴林左旗政府、赤峰市委市政府紧急行动,公安、消防、医疗火速奔赴事故现场。部局领导迅速作出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伤员,做好家属安抚工作,并联系了部队、民航、国际救援组织三架飞机,随时准备把石磊接回北京。

   急救医生赶到现场,发现石磊已是深度昏迷,身体多处遭受重创,坚硬的仪器柜棱角从额头和下颌猛烈切入,手腕手掌多处骨折,腿脚肌肉多处撕裂。全身血液流失一多半,淤血堵住了喉咙,出现间歇性窒息,生命危在旦夕。此时此刻,急救医生果断切开他的喉咙,插入气管,维持呼吸,并紧急送往赤峰医院。

   党的恩,人民情,创造了生命奇迹。石磊,终于挺了过来!

    当局领导踏进急救室看望石磊时,他用微弱的声音,艰难的说:“谢谢你们,别担心,等身体好了我还可以飞!”这是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他说出的第一句话。在他心里,只有工作。

   我们知道,地质工作非常艰苦,航空物探飞行更是集艰苦、风险于一身。为了达到探测效果,基本上是50米到80米的超低空飞行。即使在地形复杂的山区,飞行高度也不过百米。这就意味着,航空物探飞行随时伴随着危险。另外,机舱内冬天像冰窖,夏天像蒸笼,飞机持续颠簸引发的头晕呕吐,是没有从事过这项工作的人难以想象的。有一个刚刚加入空勤队伍的年轻人曾说过,宁愿立刻跳下去,也不想留在机舱里。

   就是这样的艰险条件,一批批热血志士毅然投身航空物探飞行事业中来,为国家寻找着宝藏。56年来,中心有7名空勤操作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以对事业的无比热爱与忠诚,诠释了新时期“三光荣”的精神。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地质人的真实写照。石磊的家庭也是我们地质人的一个缩影。他的父母和妻子都在中心工作,父亲是航空物探第一代飞天工作者。从小受家庭的熏陶,他喜爱上了航空物探工作。

   1990年,中心发生一起严重的飞行事故,两名空勤操作员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石磊听说单位急需补充操作员后,他主动报名,加入了空勤队伍,这一干就是20多年,足迹遍布崇山峻岭、戈壁荒滩,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

   2000年秋天,在新疆执行任务时,一台发动机突然停止工作。当时飞行高度只有80多米,情况十分危急。面对险情,石磊临危不乱,冷静处置,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完整。

   2008年空难之后,为了尽快重返岗位,石磊开始了艰难的康复过程。他总是在完成医生规定的训练要求后,自己不断增加运动量。每次训练都疼得钻心,汗流满面,衣服湿了一次又一次,凭借坚强的毅力,他一直咬牙坚持、再坚持,以致于康复期间,他整整瘦了30多斤。

   记得有一次去医院看望石磊时,他和我们说的最多的是,在野外期间,我们对家里照顾不上,一定要多给家人打电话,多和孩子聊聊天。

   汪部长去医院看望他时,安慰他安心养伤,一切都有组织解决。家人要求他换个工作,中心领导也要给他安排别的岗位。按理说,经过生死劫难,石磊有理由选择一个轻松的工作。

   而他,却选择了重返岗位,重上蓝天,他的意愿一次比一次真诚,一次比一次坚决。2008年11月17日,经历了5个月的康复,他回到了空勤岗位。在欢迎仪式上,石磊坚定地说:“明年我还要飞!”

   2009年5月,中心接到应急监测任务,他又主动请战,带着行李,通宵达旦待命。

   石磊的执著与坚韧感动了领导和同事,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在整个任务6个架次飞行中,他自己就完成了3个。他以惊人的毅力,在空难一周年前夕,实现了重返蓝天的诺言。

   2008年空难之后,队伍又面临严峻考验,石磊再一次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空勤岗位。他的无悔选择,不仅展示了空勤队伍的精神面貌,而且也鼓舞了整个队伍的士气。

   2011年6月,在执行飞行任务中,由于人员紧张,面对两架作业飞机,他主动提出让另外两名同志一组,负责一架飞机的测量工作,自己单独管理另一架飞机。近半年飞行,石磊就像高速旋转的陀螺,拖着依然康复中的身体,经常凌晨3点多开始工作,中午还要冒着机舱近50度的高温爬上爬下。

   20多年来,石磊在空勤岗位上飞行了4000多小时,完成了25个测区的飞行任务,作业里程80多万测线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20多圈。

   人们不禁会问,没有优厚的待遇,没有优越的环境,他为什么还能够以如此高昂的斗志,投身到航空物探事业呢?

   父亲住院,他让家人陪护;妻子怀孕,是自己去医院检查;儿子上学,他无暇顾及;甚至当医生要求他做脸部整容时,他一拖再拖……又是什么力量让他如此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呢?

   他知道,是当地政府的大力援助,是国土资源系统的倾力救助,是党和人民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要感恩,要把他的第二次生命回报给党和人民,回报给航空物探事业。这就是他重返蓝天的动力源泉,更是他忠诚空勤工作的无悔选择。

   空难过后,石磊和他的家人没有抱怨,更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甚至他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却一再坚持重返蓝天,这让很多人不能理解。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地质人“三光荣”精神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弘扬,是地质人“四特别”精神的闪光。今天,我们更需要这种精神的回归,来实现地质工作者心中的梦想。

   2009年3月23日,石磊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申请书中写道:“当我生命垂危之际,是党向我伸出双手,把我解救出来。当我在医院治疗、康复期间,又是党组织鼓励我,帮助我,给我信心,一路帮我渡过难关,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如今我重返岗位,党组织依然关心我的身体、生活和工作,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给了我重新站起来的机会和勇气。”

   2011年3月,航遥中心又发生了空难,1名空勤操作员至今下落不明,空勤队伍士气低落。

   局领导专程到中心看望空勤队伍时,石磊再次表示,请局领导放心,我愿意到最艰险的地方去飞行,一定完成测量任务!

   又是石磊,他没有躺在荣誉的光环下享受,而是以一位普通空勤操作员的身份,又一次在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表达了翱翔蓝天的决心。这行动,凝聚了信心,稳定了队伍。

   石磊的先进事迹,在国土资源系统产生了广泛共鸣,部局发起了向石磊学习的号召。在人民大会堂,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英雄的出现,一定有他的土壤。石磊所在的团队是一个团结和谐、敢于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团队;是一个艰苦奋斗、久经磨难、凝聚着正能量的团队;是连续3次被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的团队;是荣获全国优秀地勘单位、在地质找矿突破中屡建奇功的团队。

   同志们,当我站在这里,讲述石磊的事迹时,他正和我的同事们,放飞着12架飞机,执行着野外飞行任务。

   石磊,你去飞吧,飞吧,航空物探人!航空物探事业前程似锦,翱翔蓝天,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梦想!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