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创历史、刷记录、开新篇:海洋六号科考船归航祖国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攀 李思佳 发布时间:2017-04-19

海洋六号"14日驶抵广州,结束了历时231天、累计超过65000公里的科考航程。作为从大洋迈向极地的尖兵,成果丰硕的她与"雪龙"一起开辟了我国极地科考的历史新篇。

目前,我国在南北极已经分别设有长城、中山、昆仑、泰山、黄河等多个科考站点,而更多的、新的科考站点也在建设与筹划之中。去年底,我国新一代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已经开工建设,预计于2019年投入使用,再加上其它科考船的加入,“多船多站”将成为我国迈向极地科考强国的标志性特征。

听听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研是怎么说的。

 

 船员合影庆祝。

在南极之外,本次科考还首次在南太平洋开展地质调查,发现新的富集稀土的深海沉积物,拓展了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战略空间。科考履行了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勘探合同义务。继续在太平洋我国富钴结壳合同区开展调查,进一步摸清了我国勘探合同区的资源环境状况。

长城站掠影。

除了和雪龙号会师,还有“海陆会师”!在南极科考期间,“海洋六号”科考船组织的登陆考察队伍还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科考队员联合开展陆地科考,这一“海陆联合”也是我国在极地开展更大范围,更多学科考察活动的有益尝试。

“海洋六号”还首次开展了大范围、立体式的多波束海底地形探测,获取了南极海底近2万平方千米三维地形地貌高精度资料。看,南极海底的幽深海沟!

 海洋六号从南极海底采集的样品。在南极科考期间,海洋六号刷新了中国科考船在南极重力柱取样的记录,看看这些管子有多长就能体会这种成就了。这里面都是宝贵的南极“海底泥”。

是不是有点“抽象”?来点具体的干货。“海洋六号”这次南极之行,最直接的收获就是“刷记录”。在科考期间,“海洋六号”首次对南极海域进行了大面积、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球物理调查,为研究南极地质演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奠定了基础。来,看看科考队员们是如何在南极“放炮(多道地震调查)”的。

停泊在麻涌码头的海洋六号。

重要不重要,成果来说话。先看数字。在这次科考中,“海洋六号”累计完成多道地震测量1420千米、多波束测量12326千米,浅层剖面测量7083千米,深海摄像138千米,以及重力柱状取样、箱式取样、地热测量以及温盐深探测共74个测站等,获取了一批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成果丰硕。

为什么用“历史性”来形容这次科考航程?因为这是一次跨越了深海、大洋和极地的科考航次,“海洋六号”是在同时还执行了2016年深海地质航次、中国大洋41航次科考任务的情况下,再奔赴南极的;当它和“雪龙”号一起出现在南极长城湾时,也是我国时隔26年后第二次“双船并进”开展南极科考。

 

 海洋六号科考船在南极穿越浮冰。

 不到40天的“南极时间”里,“海洋六号”战气旋,斗严寒,抗风浪,最大的挑战就是无处不在的浮冰,由于气象变化剧烈,科考船必须精准预判天气不断调整作业区域,先后“六进六出”科考工区,最终超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来,记者带你看看“凶险”的浮冰吧。

南极,地球的最后一块净土,这里气象环境复杂,海况条件恶劣,极地气旋、雨雪风暴、大浪浮冰,给科考船航行和作业构成了严重威胁。在穿越风高浪急的德雷克海峡后,“海洋六号”于2016年12月30日抵达南极半岛附近海域,至2017年2月4日驶离南极工作区域。新华社记者全程跟踪采访了这次历史性的科考任务。

 这是一次航程近7万公里、历时超过230天、工作区域横跨了太平洋和南极海域的科考工作,主角就是这艘蓝白相间、线条优美的“海洋六号”。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高性能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她具备极地夏季轻度冰区航行能力,最南抵达南纬63°09’海域,实现了与冰山、企鹅和长城站的“亲密接触”。

 从赤道,到南极,科考船海洋六号今天回到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