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多船多站+海陆联合”:我国极地科考新模式收获丰硕成果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攀 发布时间:2017-04-19

航程近7万公里、历时共232天——在“雪龙”船驶返祖国后,一同执行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任务的“海洋六号”科考船也于14日驶返广东海洋地质专用码头。

这是一次从深海大洋向极地冰海跨越的历史性航程。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一艘高性能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海洋六号”同时还执行了2016年深海地质航次、中国大洋41航次科考任务。蓝白相间、具备极地夏季轻度冰区航行能力的“海洋六号”在地球上划出了一条横穿赤道、最南抵达南纬63°09"海域的“科考弧线”。

这也是一条成果累累的“科考弧线”。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研在14日举行的科考成果发布会上介绍说,“海洋六号”累计完成多道地震测量1420千米、多波束测量12326千米,浅层剖面测量7083千米,深海摄像138千米,以及重力柱状取样、箱式取样、地热测量以及温盐深探测共74个测站等,获取了一批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丰硕的科考成果。

这条“科考弧线”还刷出了多项我国极地和深海科考新纪录。通报表示,在科考期间,“海洋六号”首次对南极海域进行了大面积、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球物理调查,为研究南极地质演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奠定了基础。

它首次开展了大范围、立体式的多波束海底地形探测,获取了南极海底近2万平方千米三维地形地貌高精度资料。

它首次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地热探针,采获到南极海底地热流实测数据,填补了我国在高纬度寒冷海域相关探测空白。

此外,它还首次在南太平洋开展地质调查,发现新的富集稀土的深海沉积物,开辟了深海地质调查新区域并拓展了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战略空间。

“这是"海洋六号"船入列以来,调查时间最长,参航和轮换人员最多,作业区域跨度最广,航行条件最复杂的一个航次,充分彰显了我国深海进入和深海探测的能力。”王研说。

在“刷记录”的背后,也意味着我国极地科考“多船多站”“海陆联合”新模式呈现了旺盛活力。第33次南极科考由“雪龙”号破冰船和“海洋六号”共同执行,这是时隔26年后,我国再次同时部署两艘科考船在南极进行作业。作为中国极地科考的“主力军”,“雪龙”船完成了罗斯海新建站选址工作并刷新了全球科考船在南极海域到达的最南端记录,考察队还圆满完成中国首个南极冰盖机场选址、勘察工作,实现了“雪鹰601”固定翼飞机首次降落南极冰盖最高点等新突破。

“"海洋六号"与"雪龙"船联合极地科考的模式,是对我国在极地开展更大范围、更多学科考察活动的有益探索。”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副主任夏立民说。

目前,我国在南北极已经分别设有长城、中山、昆仑、泰山、黄河等多个科考站点,而更多的、新的科考站点也在建设与筹划之中。为满足日益提升的极地海洋科考需求和极地运输保障需求,去年底,我国新一代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已经开工建设,预计于2019年投入使用,再加上其他科考船的加入,“多船多站”将成为我国迈向极地科考强国的标志性特征。

此外,在南极科考期间,“海洋六号”科考船组织的登陆考察队伍还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科考队员联合开展陆地科考,这一“海陆联合”也是我国拓展极地考察学科领域的有益尝试。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科考队伍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队伍,大批年轻人的加入不仅为我国远洋极地科考实现更多领域的填补国内空白、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新生力量,也意味着中国未来能够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更大贡献。”“海洋六号”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何高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