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海洋六号”摸底西太平洋的“PM2.5”

来源:地调局广州海洋局 作者:陈舒 发布时间:2018-08-21
  8月20日,碧空如洗,海色湛蓝。“海洋六号”船在航行4天后终于迎来了艳阳天。上午9时许,后甲板热闹非凡。这里将开展起航后的首个作业——大洋微塑料监测。

  “放!”随着后甲板组长闫卫召一声令下,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自行研制组装的微塑料采样器缓缓放入水中,开始了表层拖网作业。明黄的金属架拖着的特质塑料网随着海浪起起伏伏,在大海中格外显眼。虽然作业时间短,但取样条件十分严苛:船速3节左右,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内。

  等待间隙,来自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副研究员霍城向大家普及了微塑料知识。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是全球亟待解决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较大的潜在威胁,被科学界称为海洋中的PM2.5,是海洋塑料垃圾防治的重点。我国于2007年和2016年分别启动了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监测,但监测和研究主要集中在近岸和近海海域,对大洋和极地等海域监测覆盖范围不够,监测数据资料匮乏。为此,从去年开始我国对大洋和极地微塑料进行监测。在此背景下,“海洋六号”首次将对西太平洋微塑料分布开展剖面调查,为了解该海域微塑料污染状况提供数据支撑。

  正当大家热烈讨论之际,一个米袋子大小的彩色塑料袋随波飘来。“这个袋子也太大了吧。”“是哪艘船掉下来的?”大家对大洋中的“不速之客”颇感愤怒。“观测的海洋垃圾数量也是我们监测的内容之一。”霍城说。

  很快,微塑料采样器被作业人员收回。经过冲网、收取,一个透明的取样瓶展现在我们面前,瓶子里有不少杂质和沉淀。接下来,霍城将把样品放回冰箱冷冻,待返航后在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微塑料的数量、形态、颜色和尺寸,并用傅里叶红外仪器鉴定微塑料的成分,形成大洋微塑料的监测报告。

  “中国生产的塑料虽然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但中国近海监测到的微塑料和美欧、日本近海相比并不多,国际上总体属于中低水平。”霍城认为,“开展大洋关键海域微塑料监测工作,有利于提升我国在海洋微塑料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促进我国在塑料垃圾全球治理领域从参与者逐步成为贡献者和引领者。”

 

下放采样器

实施拖网作业

观测取样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