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海洋六号”南极科考日记:跨越26年的南极情缘

来源:地调局广州海洋局 作者:新华社记者王攀 发布时间:2016-12-27

【现场】何发光翻阅当年南极的老照片;邓希光举行科普南极讲座;海洋六号桅杆镜头;何发光在驾驶台;邓希光在翻检设备;船只在海面航行

【解说】时隔26年,重返南极——这是两艘科考船的南极情缘,也是两名南极科考队员的人生故事。从1984年我国首次开展南极科考工作以来,正是依托一代代“极地人”的不畏艰苦、奋力前行,中国不仅成为全球极地科考的大国,还朝着极地科考强国的方向稳步迈进。

【现场】何发光的老照片,何发光在驾驶台,海洋六号救生船镜头

【解说】1990年到1991年,科考船“海洋四号”赴南极海域,执行第七次大规模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当时,何发光刚刚从大学毕业,以见习二副的身份随船出航。这次行程不仅让他见到了企鹅、海豹和冰川大陆,也让初出茅庐的他真正体验到了南极科考的艰难困苦。

【同期】何发光,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船舶大队大队长,“海洋六号”指导船长

应该说,到了南极,我们淡水非常缺乏,为了完成南极的任务,船长决定,所有房间的水龙头都关掉,只留厨房一个水龙头,大家要洗脸刷牙冲凉,只能拿一个红色的捅,到厨房去接水,因为当时没有造水机,整个南极60天,都是这么过来的。

【解说】当时的科考船,还完全依靠人工观测气象变化,在变化莫测的极地环境中,科考船几次遭遇重大险情,船钟都被冻上了厚厚的一层冰,一次险情甚至差点酿成船毁人亡。由于国力尚不充裕,当时每位科考队员只配发了三件服装御寒,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如今,当年的经历,已经成为何发光最宝贵的人生记忆。他把这些照片存进手机,随手携带。今年5月,在得知科考船“海洋六号”被批准执行第33次南极科考航次任务后,已经50岁的何发光主动请缨,希望参与这一重大任务。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对当年经历的一次回顾,更是对中国极地科考能力显著提升、极地科研欣欣向荣的亲身见证。

【同期】何发光,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船舶大队大队长,“海洋六号”指导船长

我们接到任务以后,我们从船的装备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我投入精力也比较多,也比较早就报名了。应该说,我们能完成任务,因为现在去南极,没有以前想象的难度那么大了。

【现场】邓希光在翻检老照片,在仪器室内和同事共同工作,在甲板检查设备

【解说】同样随“海洋六号”执行第33次南极科考任务的邓希光博士负责率领一个十人团队完成登陆考察。1997年,他在西班牙南极科考站开始了极地研究,并师从我国第一代“南极人”、我国南极地质科考事业开创者刘小汉,19年来,随着我国极地科考任务的持续开展,与其间的他也已经成长为新一代的南极科考中坚。

【同期】邓希光,“海洋六号”南极航次首次科学家助理

包括现在调查力量,调查深度,从设备也好,环境也好,都比以前有很大进步。从早期的向阳红十号,到中期的极地号、雪龙号,我们的科考船也是一个大的进步,特别是现在新的极地科考船也在建设,这就反映出我们国家重视极地这样一个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