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改革开放40年 > 地质工作巨变

地质先行,立足国内保障资源安全

来源:中国地调局资源部 发布时间:2019-01-10

地质工作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地质工作被放到了先行位置,取得一大批重要找矿突破,为我国建设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提供了资源保障。改革开放40年来,地质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能源资源保障和支撑服务。

一、改革发展,砥砺前行(1978—199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地质工作管理机构相应调整,地质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探索。地质找矿工作始终以“富国兴业”为己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资源保障。

1979年,随着《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的相继出台,在地质队伍专业化改组、“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推进“三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为更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地质工作布局进行了相应调整:一是大力加强区域调查和普查工作;二是重点加强煤炭、铀等矿产普查;三是统筹安排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普查;四是加强中小比例尺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20世纪80~90年代,重点加强了煤炭、钾盐、铅锌、镍等紧缺矿产普查和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按照“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综合找矿、综合评价”的思路,发现和探明了内蒙古东胜煤田、新疆罗布泊钾盐、云南金顶铅锌矿、攀西钒钛磁铁矿、广西下雷锰矿、甘肃金川镍矿、河南栾川钼矿等一批大型矿床。1979—1985年完成全国首轮成矿远景区划,在全国范围内优选出24个重要找矿远景区带;1992—1995年第二轮成矿远景区划,将全国划分为五大成矿域、17个Ⅱ级成矿区、73个Ⅲ级成矿带,优选出93个成矿远景区和一批成矿预测区,确定了25个找矿重点部署区,为地质找矿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重点矿种找矿突破提供了重要的选区依据。1987—1990年和1992—1995年,分别完成了我国矿产资源对2000年和2010年国民经济建设保障程度论证,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政策建议。1983年和1991年实施了两轮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主要部署在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重点片区,为地质找矿提供依据。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地质找矿实践,我国在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技术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丰富和发展了成矿系列、成矿系统理论,提出了玢岩铁矿双层成矿结构模型、“五层楼+地下室”模式等,在层控型、微细脉浸染型、构造蚀变岩型、海底喷流型等新类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新认识。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矿业持续高歌猛进,超强度开采给地勘业带来了巨大隐忧。与此同时,地勘工作整体下滑,全国地勘投入的财政比例从1990年的3.1%降到2000年的1.3%。地勘行业人才流失严重,1997年底从事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职工仅9万余人,不到在职职工的1/5。找矿成果大幅下降,新增资源储量远远赶不上消耗的速度,不少矿种资源储量出现负增长,“资源危机”的警钟已然敲响!

二、革故鼎新,再创辉煌(1999年至今)

199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国土资源部;1999年7月,中国地质调查局挂牌成立,公益性地质调查和商业性矿产勘查分体运行、有机衔接的改革之路迈出坚实的步伐。从此,我国地质工作进入了跨越发展的历史阶段,地质找矿工作迎来了新的春天。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部分矿产新探明储量的增幅小于已探明储量消耗的增幅,“寅吃卯粮”问题严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大幅提高,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利用国外资源潜在风险加大,立足国内提高资源保障能力迫在眉睫。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找矿工作,1999年启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2004年审议通过《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6年颁布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2007年设立中央地质勘查基金,2011年发布《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将地质找矿作为地质工作的重点。

1999—2010年,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了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经过10年努力,新发现新疆吐鲁番十红滩铀矿、辽宁大台沟铁矿、西藏驱龙铜矿、云南普朗铜矿、湖南白蜡水锡矿、新疆土屋-延东铜矿、辽宁青城子外围金矿等一批大型矿产地,初步形成了西藏驱龙-甲玛铜矿、滇西北铜多金属矿、新疆东天山铜多金属矿、西北可地浸砂岩铀矿、华北地区铁矿、新疆罗布泊钾盐、湖南骑田岭锡矿、西藏金达铅锌银矿、豫西南铅锌银矿、青海大场金矿等十大资源基地。

2004—2010年,实施了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采取财政资金和企业投资相结合的新机制,对200余座危机矿山开展了深部和外围找矿工作,125座矿山新增资源储量达中型及以上规模,新增资源储量:铜338万吨、钨42万吨、锡35万吨、金636吨、银9229吨、铅锌816万吨、铁矿石9.95亿吨。2012—2014年,又开展了3年老矿山找矿,新增资源储量:锰矿石2亿吨、铬铁矿82万吨、铜200万吨、铅锌350万吨、锡10万吨、锑10万吨、金300吨。通过10年的矿山找矿工作,探获的资源储量大幅提高了骨干矿山的后备资源,平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17年,使219座濒临关闭的危机矿山起死回生,稳定矿山职工就业60余万人,拉动就业132万人,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2006年以来,在原国土资源部统一组织下,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和全国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等国情调查。全面完成了煤炭、铀、铁等25个矿种资源潜力评价,初步摸清了国内资源家底;完成铀、铁、铜等28个矿种25753个矿区资源储量及其利用现状的核查,基本摸清了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的数量、结构、品质、开发利用及其空间分布现状;系统摸清14.7万个矿业权现状,夯实了矿业权权属数据基础;全面完成了煤炭、铁、铜等22个矿种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调查评价任务。

2011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按照“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突破性的找矿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发现和评价了西藏多龙铜矿、山东三山岛金矿、江西朱溪钨矿、安徽沙坪沟钼矿、贵州道坨锰矿、内蒙古双尖子山银矿、青海夏日哈木镍矿、新疆火烧云铅锌矿、内蒙古大营铀矿、四川甲基卡锂矿、新疆黄羊山石墨矿等一批世界级超大型矿床;基本形成了藏中铜矿、胶东金矿、黔东锰矿、内蒙古赤峰有色金属矿、赣北钨铜矿、川西锂矿等一批大型资源基地。截至2017年底,金、铅、锌、镍、钨、钼、石墨、钛、萤石等9种矿产已提前完成第三阶段目标任务,预期到2020年除煤层气、铁、锡3个矿种外,其他矿种均可实现预期目标,基本形成了“大宗紧缺矿产和战略新兴矿产并举”、“开源节流并举”、“东西并重”的勘查开发布局,重塑矿产勘查开发格局的目标基本实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累计探明铁矿石资源储量515亿吨,铝土矿46亿吨,铜8400多万吨,钾盐11亿吨等,累计生产的矿产品基本保障了大宗矿产一半以上的累计消费量。在资源大量消耗的同时,绝大部分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实现了增长,其中2017年铁矿石、铜、铝、铅、锌、钾盐保有资源储量分别相当于1978年的2倍、2倍、4.3倍、4倍、3.3倍和5.2倍。

同时,成矿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也成绩斐然。创新性提出了大陆板内成矿理论、大陆碰撞成矿理论、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矿产资源综合信息定量评价等。研发了航磁三分量数字补偿技术、航空重力双轴稳定平台技术等18项航空物探核心技术;研发了纳米地球化学观测技术,发展了深部地球化学找矿技术;研发了稀土矿资源高效低碳利用的“浮团聚磁选”、非金属矿高效分选、多金属复杂共生矿综合利用等技术,遴选发布了210项先进适用采选技术,促进了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的全面提高,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还有一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

三、谋划未来,再续篇章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尤其是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随着自然资源部的组建,地质找矿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地质找矿工作必须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在新时期勇担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历史使命。

新时期地质找矿工作既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安全、可靠、持续、稳定的资源保障,也要为矿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和全方位服务,地质找矿工作面临着六个主要方面重大调整。一是指导理论上由地质科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从系统科学角度分析矿产资源形成条件、演化机制、分布规律及与其他自然资源相互作用过程和耦合关系;二是工作理念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单要素的资源评价向地质潜力、技术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方向转变;三是服务方式上由传统专业性报告和图件向提出地质解决方案方向转变,创新成果表达方式,提高成果质量,为高质量资源安全保障、优化勘查开发布局、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提出地质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四是工作对象上由传统固体矿产向清洁能源矿产、战略新兴矿产和大宗紧缺矿产并重方向转变,为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守住资源安全供给底线提供保障;五是工作领域上由浅部为主向浅部深部并重转变;六是工作方式上坚持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两大引擎”,推进地质找矿转型升级,建立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创新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技术。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面对新时代,地质找矿人将以昂扬的斗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续发扬“三光荣”优良传统和李四光精神,践行“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新时代地质文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