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地质调查成果向十八大献礼 > 重要评论

“以人为本”:核心理念凝聚伟大力量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2-10-30

  什么样的称谓,能够准确指代当今中国?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8年奥运会主办国”、“九年GDP平均增速达10.7%的高增长国家”,或者“拥有‘神舟’‘嫦娥’‘蛟龙’自主创新技术的国家”?

  当然正确。但不要忘记,在这一连串称谓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意义上、另外一个纵深上的中国:“建设世界最大社保网络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医疗保障网的国家”、 “人类发展指数上升最快的国家之一”。

  2003年,“科学发展观”首次提出。如今,拥有13亿人口的当代中国,正向着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扎实迈进,经济与民生共举,民主和法制并进。

  以人为本,让“中国探索”有了更宽广的视域,让“中国特色”有了更丰富的维度,让“中国发展”不仅有了震撼世界的强度和速度,也获得了一种史诗般的厚度和分量。

  (一)

  10年间,中国共产党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忧、所作所为始终围绕着一个字,那就是“人”。

  人民的福祉,对于走过90余年历程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始终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事情。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02年冬,胡锦涛总书记来到西柏坡。与50多年前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这里出发进京“赶考”相比,中国已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但新世纪的“赶考”之路同样不轻松——改革开放24年后,带领人民摆脱了封闭匮乏、迈上强国之路的中国共产党,如何能让人民拥有更高层次的幸福感?如何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实现共同富裕?如何让国家的进步、民族的复兴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十六大以来党的领导集体对这个问题做出的最好回应。它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为什么发展,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的大问题。它是发展韬略,也是思想解放;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大胸襟、把握时代脉搏的大智慧,也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大情感。

  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2010年,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交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的话掷地有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在这个问题上,“以人为本”给出了最朴素的回答,这个回答既来自于中国共产党人对根本宗旨的坚守和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来自于中央领导集体对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和对时代要求的深刻洞察。对中国而言,无论是远大的理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切近的愿望——中国百姓的幸福和尊严,都要从这4个字当中寻找方向,挖掘内涵。

  “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必将伴着这样的号角前行。

  (二)

  强国富民,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是13亿中国人的共同愿望。

  在21世纪大幕拉开之际,中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发展的任务相当沉重。

  看看脚下的起点:刚刚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GDP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十年申奥一朝功成,神舟一号至四号飞船相继发射。

  看看面临的问题: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亟待理顺,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固定资产投资膨胀,下岗失业问题堪忧,就业压力巨大……

  挑战,从最基础的农业问题可窥见一斑。

  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在连续5年下滑后仅有8614亿斤,粮食供求关系日趋紧张。

  农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应对,不仅来自有针对性的强农惠农政策,更来自统筹全局的发展理念。2004年至2012年,中央连续9年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凸显了保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利益的坚定决心。

  强生产保供给,强科技保发展,强民生保稳定,一场场“及时雨”洒落大江南北,催熟了一个又一个丰收的季节。

  2004年粮食恢复增产,2007年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11424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创纪录。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不仅粮食生产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而且农民收入也实现“八连增”。“增产”、“增收”、“繁荣”、“跨越”成为“三农”关键词。

  这只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剪影。

  10年来,从10万亿GDP到世界经济总量第二位,从世贸组织新成员国到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从艰难申奥到“震惊世界”的2008年奥运会东道主,从无人飞船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航天强国,从下岗失业矛盾突出到“建设世界最大社保网络”的国家,中国一路前行,将每一次内外考验都转化为发展的推力、崛起的助力。

  这种转化何以实现?关键在哪里?胡锦涛总书记的话给出了答案。

  “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不断实现民利,保证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往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代。“增长方式”与“发展方式”,一个词语的微妙变化背后,是评价标准从单一的统计数字向真实可感生活的多维度延展。

  人们注意到,在对社会发展的评估上,“总量”标准不再是唯一,“人均”标准日渐突出;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上,“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

  两个词汇的取舍、两个标准更替的背后,是社会发展思路的又一个飞跃。

  “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发展的价值取向,在这里愈加鲜明。发展的丰硕成果,10年间接踵而至。

  科学的发展,一定是合乎人民需要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是创造人间奇迹的根本动力。

  (三)

  情为民所系。“以人为本”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炽热的“民生”情怀:为全体人民谋幸福,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谈到群众利益,在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中最常见的字眼是:诚心诚意、尽心竭力、细心体察、深入了解、不断实现、不断维护、不断发展、千方百计、坚持不懈……

  2008年5月12日,一场大地震突袭汶川,震动世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立即作出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震后不到两个小时,66岁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已启程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在飞机上、在指挥棚里、在救援现场,他反复强调,救人!人民生命财产高于一切。

  2007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务院专门召开基层群众座谈会,包括建筑工人、乡村医生、出租车司机、派出所民警、农民在内的12位基层代表应温家宝总理的邀请,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发表意见。迄今为止,基层代表已连续5年走进中南海。答问之间,民情民意升华为党的政策、国家意志。

  大事彰显情怀,小处耐人寻味。胡锦涛总书记特意针对“春运买票难”作出批示,首次和网友在线交流、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民意,10年来与基层百姓共度春节,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温家宝总理几次替农民工“讨薪”,数次网络问政并与网民“勾指相约”,无数次在田间地头、车间、教室、工地、矿山、油田了解民生、倾听民意。

  10年,从中央到基层,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已被广大共产党人诠释成“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的生动实践。

  2004年,沈浩赴任安徽凤阳小岗村党支部书记。在这个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沈浩书记带领小岗村人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发展高效农业,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许。

  因为忘我工作、积劳成疾,2009年,46岁的沈浩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与他挚爱的小岗村乡亲们永别。在他任职前后的6年中,小岗村民曾两次以“按红手印”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愿望:一次是恳请他继续留任,一次是请求将其骨灰安葬在小岗村。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沈浩所代表的,是中国成千上万的基层党员干部;沈浩所展现的,是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炽热情怀;沈浩事迹所凸显的,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之间血浓于水的深情。

  莫问大江南北,无论中央基层,对秉持“以人为本”理念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怀爱民之心、守为民之责、谋富民之策永远是肩头最重的使命,心头最重的承诺。

  有国外学者感到“意外”——在2010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世界各国纷纷削减公共福利支出的情况下,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却大幅增加了改善民生的内容。

  这并不奇怪。民生是生活之冷暖,是民心之向背。中国的任何建设、任何发展,着眼点永远都是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权利、人民的需求。

  教育是民生之基。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和城市义务教育相继实现免费。在义务教育设想提出100年后,“让所有孩子都上得起学”的梦想照进现实。

  就业是民生之本。历经3次审议、多次修改的《就业促进法》2007年正式出台,扩大就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成为其目标指向。

  就医是民生之急。截至目前,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达95%以上。

  社保是民生之依。10年来,从就业人员到非就业人员,从城市到农村,覆盖全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大网织就。

  2003年到2011年,全国财政用于同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出累计达16.47万亿元,投入力度前所未有。

  10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2元增至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5元增至6977元。

  以人为本,一个反映社会发展深层规律的顶层设计,一个深具哲学意味的价值原则,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彰显出巨大的力量。

  (四)

  如今,“以人为本”已从党的根本宗旨延伸扩大为一种价值共识,不断塑造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灵魂和风貌。人的尊严与价值不再被集体性的概念所掩盖,人的权利和诉求也不再被宏大叙事所忽略。

  2003年,实施了20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取代“收容遣送”的是带着人性温度的“救助管理”。

  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郑重写入宪法,“人权”二字第一次明确地载入国家根本大法。

  2007年,创造了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纪录的《物权法》颁布施行。“私人物权受法律保护”的原则,首次出现在新中国的法律中。

  2008年,为普通国民设立的全国哀悼日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5月19日这一天,国旗低垂,从中央领导到各族人民,人们肃立默哀,向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献上哀悼与缅怀。

  “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个人生活,“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的社会生态,正在中国大地上不断成长。与此相对应,公众积极投身社会、国家事务的热情空前高涨。10年见证,这种热情已日渐汇聚成一种巨大的参与、建设和监督的力量。

  在《中国触动》一书中,作者张维为写道:“一个国家的真正崛起,在于民心的崛起,在于每一个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责任感、参与感和自豪感。”

  在经历了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特大灾害等一系列灾难后,一个全民参与、众志成城、生死守望的中国社会,迸发出巨大的正能量。

  历史证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能将最广大人民的精神活力、创造热情、创新能量激发出来、汇聚起来、发挥出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汶川地震后,俄新社播发评论说:“一个总理在两个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元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拥堵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希望必将与中国同在!”

  诚哉斯言!

  “民生转向”、“幸福中国”、“中国气质”,已成为关注中国变化的媒体经常使用的词汇;“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特色”,已成为关心中国发展的国家和人们认真思考的课题。

  10年,弹指一挥间,却关涉历史的脉动,左右时代的潮汐。

  “以人为本”,已经深深融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成为始终恪守、不断践行的执政理念,成为衡量执政水平、评判发展质量的基本标准,成为当今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向。

  长缨在手,蓝图已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13亿中国人的共同事业;13亿人心所向,终将汇成让中国更美好、让世界更和谐的浩荡春潮!(本报记者 周 迅 邢宇皓 刘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