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业务 > 汶川地震专题 > 灾区日记

南京地调中心赴地震灾区工作日记(十三)

【陈国栋 2008年6月3日凌晨两时】

来源:地调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8-06-06
    今天是6月2日,星期一。为加快工作进度,将芦山县地处汶川地震中心映秀镇仅30余公里的北部的水电站、矿山、企业及交通通道,在5.12震后的受灾情况调查清楚,在昨天邢光福、周宇章、贾军元、叶念军、杨献忠、陈世忠、毛云忠和陈可喜在北部山区闯关冲险、圆满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昨晚分队开会决定由姜月华、张传林、贾军元到西线海拔3600米的南门山附近的汇源电站开展调查工作;邢光福、周宇章和我到东线海拔2700米的小沟厂部开展工作;叶念军、杨献忠、陈世忠到海拔2000米的佛山电站开展工作。由于东线、西线距驻地较远,加之路况太差,有一段路不通,要步行,为此分队为到东西两线的同志们准备了压缩饼干和矿泉水,并带上宿营的帐篷等装备,做好晚上在野外露宿的准备。会后,镇党委书记兰军、镇长程晓斌来到我们的驻地,告知为每个小组配备了熟悉沿途情况的同志带队,并告知我们明后两天天气情况较为理想。
  凌晨两点,窗外传来一阵阵滴答声,开始我以为是风吹树枝扑窗声,然而滴答声越来越大,赶快打开窗户一看,老天下冰雹了!我站在窗前纳闷,冰雹一般是秋冬季节换季时出现的,怎么现在出现呢?更为担心的是,如果持续下去,必将会造成震后已疏松的岩体、不稳定斜坡崩塌和下滑,如遇余震,后果难以想象。
  清晨六点,我到窗前观察,发现水泥路面大部分是干的,于是不禁说出“天助我也”。
  八点三十分,东西两线的小组出发了。这时又增加了一辆越野车,一问才知,是县国土资源局和镇政府给我们提供人员、后勤和安全保障的车辆。
  进入大川的北部山区,一路上我们看到了5.12地震后的情景:在杨开村保卫组,我们看到一块10多吨的滚石,从一农户北面房屋破顶而入,然后向东拐了个弯,把另外二间房屋也砸坏了,好在当时房中无人。这三间房是老乡贷款八万元才建起来的。在中嘴电站,我们看到一块20多吨的大滚石,破门而入,立在机组旁,所幸的是,大门虽被砸坏,但人员和机组没有损失。一路行驶,路两旁到处是滑坡、崩塌的痕迹,毛云忠、陈可喜两位司机凭着丰富的经验,在滑坡、崩塌处拉开距离,迅速通过。就这样,我们闯过了重重险关,二个组都顺利到达了工作地。我随邢光福、周宇章下车后在观察了灾害区四周的情况后,迅速开展工作,到下午两点就完成了矿业公司总部及矿山滑坡体的灾害调查工作,充饥后我们又对沿路的三个中大型滑坡体进行快速评价,五点钟时我们一行返回到长石坝,这时手机开始有信号了,我们就原地等待东线的同志。不到十分钟,接到姜月华的短信,他们刚下山将到长石坝。我们几个人的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此时,我坐在车上,脑海里回放着专家分队自进入地震灾区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以来,每个队员的工作和睡眠时间。如果要我对他们的工作作出评价的话,我的评价是: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全体队员把灾区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忘记了自我,有时不顾个人的安危,在用自己的所有为避免地质灾害给灾区人民造成新的灾害在努力的工作。
  由于北部这块最硬的骨头被同志们昨天和今天攻下了,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风险就小多了,环境也会好很多,至此,我们的野外调查工作量完成了四分之三了!
  傍晚,三个小组的同志回到驻地,大家竞相互握手,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尽管大家没有什么语言表达,但心里想说的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在地震灾区工作的同志之情、兄弟之情!
    今天,分队5个工作组分别在十七个地质灾害点上开展核查和调查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