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业务 > 汶川地震专题 > 专家解说

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润秋

来源:国土资源报 发布时间:2008-05-23
    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教授身兼数职,四川大地震后,黄润秋身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就更忙了。
    地震发生后,黄润秋一直在地震灾区一线现场调查地灾情况,指导抗震抢险工作。5月20日,黄润秋奔波数日后终于回到成都,并在成都理工大学接受了记者专访,从地质学角度阐释了这次大地震的发生机理、科学命名、灾后重建等问题。
    认识龙门山断裂带
    记者:众所周知,这次大地震发生在地质活动非常典型的龙门山断裂带,这里的地质情况是怎样的?
    黄润秋:我先介绍一下相关的地质背景。
    龙门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扬子地台西部边缘的接合部。这里不仅对地质学研究有典型意义,而且是监视大陆动力过程、浅表生地质作用的典型地区,中外地质学家一直非常关注这一地区。
    我所在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近20年在该地区都做了大量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项目,对龙门山的构造、水工环、地灾,已经做了比较深入的工作。特别是结合这个地区水电、交通工程建设,开展过大量的应用基础研究。
    龙门山构造带由3条北东向断裂带组成,分别是都江堰—江油断裂、映秀—北川断裂和藏汶断裂,还有南北向断裂,因此,这一地区构造非常复杂。近100年来,该地区以北已经有过多次七级以上的地震发生。
    总体来看,这个地区的地质环境是很脆弱的,岩性多以板岩、砂岩、片岩、灰岩为主,岩体破碎,而且多表现为高山峡谷的地质特征,地形切割大;在气候上,夏季局部降雨非常集中。
    记者:地质背景这么复杂,对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有什么影响?
    黄润秋:影响是非常大的。龙门山地区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首先是地震,这是该地区内动力作用的结果;地震再诱发滑坡、崩塌等,而且可能形成堰塞湖,危害下游地区。
    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岷江在龙门山地区,近2万年来,滑坡的活动是非常活跃的,曾多次形成堰塞湖。但不同的是,过去的滑坡只是一个地质运动过程,对人类的影响并不大。近几十年来,该地区经济发展很快,人口也相对密集,因此,滑坡等地灾就越来越多。特别在雨季,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灾经常阻塞公路、掩埋车辆、伤害生命,地质灾害风险很大。
    “映秀—北川大地震”命名更科学
    记者:如何从地质力学角度理解这次地震的发生?
    黄润秋:地壳中的断层非常脆弱,由于地壳板块互相挤压,导致能量长期积累,最终使断层错动,形成地震。从地震发生机理看,根据多位专家解释,这次大地震是由印度板块挤压我国大陆板块(欧亚板块),导致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龙门山中央断裂映秀—北川断裂带先震,是典型的构造地震,属于逆冲右旋走滑型机理。而且,主震发生后,能量沿北东向的断裂不断向北迁移,导致沿断裂带的多次错动,余震连连。
    这次地震不能简单地称为“汶川大地震”,它给人的感觉是,地震的震中在汶川县城,这是不严谨,也是不科学的。地震定义要讲求科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决不能让后人误解。准确的叫法,应该是“映秀—北川大地震”,它既能科学体现地震发生的原理,也能让大家“顾名思义”,认识到地震发生的准确位置,同时,也是对地震逝者的尊重。
    记者:看来该地区地质背景、地灾状况、地震发生原理都非常复杂,怎么看待其与这次地震的关系?
    黄润秋:这些因素使这次地震呈现几大特点:
    一是震级大,级别达到8级,高于唐山大地震。我曾翻阅历史,在四川地区有记载的历史中,最多七点几级。但是,7级与8级这一级差别,所释放的能量要相差32倍,可以说是一次巨型地震。比如,前年的苏门答腊大地震,达到8.6级,海啸席卷的距离从印尼一直到印度,力量极为强大。二是主震持续时间长,释放能量过程长,震动持续长达4分钟。而一般地震也就持续数十秒。是主震—余震的构造型地震。
    三是震源深度比较浅,距离地表也就二三十公里,震源越浅,破坏越大。
    四是破坏力强。如此强的地震,发生在地质环境条件非常脆弱,地形高差大,乡镇、村寨密布,人口密度高的山区,其破坏力可想而知。地震时地层错动,地震波导致房屋开裂、垮塌,主要表现在龙门山山前地区和受地震波及的平原地区。再就是在地质环境脆弱的中—高山区地震触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大量的滑坡把山体“剃”成了“癞子头”,破碎斑驳。我保守估计一下,地震诱发不同规模的滑坡、崩塌,滑坡最少也有3万处,公路有2/3是地质灾害损坏的,山区房屋的损毁约1/3是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所致。最典型的是在北川县城。
    灾后重建力避断裂带
    记者:您的工作与国土资源有密切联系,就下一步工作,您对国土资源部门有何建议?
    黄润秋:我们实验室一直是国土资源部的重点实验室,去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这一领域我国唯一的重点实验室。我们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围绕公益性地质灾害防治开展的。另一部分做工业部门如道路、水电等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可以说,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国土资源部门采取的应对措施是非常及时的。我想重点谈谈灾后重建家园。从地质环境角度看,很多地区山体开裂,附近已不适合居住,但由于有四五百万受灾群众需要安置,相当于欧洲一个国家的总人口,群众安置一要就地重建,二是要尽可能就近选择场地新建,可以分为县城、乡镇、村和居民点等4个层次进行集中安置,不能再允许散户到处都建。
    在选择安置点时,一定要避开龙门山三条主断裂带通过的位置,要充分利用山区平坝、以及山前丘陵缓坡地区作为安置点,要有充足的地表水、地下水保障,特别是居民点的选择,要尽量利用地下水,因为靠河的平地毕竟很少。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在选择安置点时,一定要加强地质灾害排查,周边不应存在滑坡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傍河的安置点要评估上游可能的滑坡堵江风险。国土资源部门应运用先进的地灾防治技术,加强重特大地质灾害勘测、评价和监测预警,避免人员伤亡。
地质工作需要激情
    记者:您的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次地震中做了哪些工作?
    黄润秋:抢险救灾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更应该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主要是为国土资源部、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开展现场调查评价等。地震发生后第二天,我们一早就赶到现场,先后派出8个工作组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灾害险情排查,协助解译航空遥感照片等,并编制了部分隐患点应急避灾方案。
    记者:作为一位地质学者,您对大地震这样的地质灾害,对长期从事地质工作有什么体会?
    黄润秋:我最大的体会是,探索自然规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科学研究。其实,我们脚踏的大地也是很脆弱的,地球就像是一个鸡蛋,地壳就像蛋壳,而且是一个破裂遍布的壳,称为板块,它下面的地幔是流动的,它搭载着地壳的各个板块“东奔西走”,导致板块间的相互碰撞,从而在一些部位集蓄能量,当这种应力和能量的积累超过地壳薄弱部位,如断裂处的承受能力时,断层就会突然破裂产生地震。
    从地质角度看地球,与医生看病人很相似。要看准是很难的,何况地质学的问题都具有高度的非线性和非确定性。所以人们常说“上天容易入地难”。
    当年的地质部曾有专门作地震研究的,其实地质工作与地震的关系非常密切,地质监测与地震监测也有紧密联系。地学工作者要有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尤其要有激情冲动。探索地球未知世界要像练气功一样,解开一个问题,功力就要增长一层,这样才能搞好地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