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业务 > 青藏铁路纪行 > 沿线报道

昆仑山大地震:打开地球内部的一把金钥匙

发布时间:2012-05-22


   6 月 15 日上午 10 点,离开了昆仑山西大滩活动断裂监测站,我们继续向昆仑山口进发。

   半个小时后,我们到达青藏公路 2894 公里界碑处,昆仑山口西 8.1 级地震纪念碑就近在咫尺了。

   一切寂静无声,公路左侧的沼泽地里,巨大的地震纪念碑耸立其中。 2001 年地震形成的地裂缝在地表留下长长的沟槽,令人触目惊心。东西向延伸的地裂缝不规则地穿过纪念碑和不远处的青藏公路,向远方延伸。

   地震纪念碑由一块天然的花岗岩加工而成,碑身高约四米,宽约四五米,外形像一座小山,矗立在公路旁。碑身正面碑名用汉英双语题写,据碑文记载, 2001 年 11 月 14 日,昆仑山发生了中国大陆上最强的 8.1 级地震,震灾留下的断裂带被誉为“打开地球内部的一把金钥匙”。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研究员彭华告诉我们,当年地震就发生在我们一路追索的昆仑山活动断裂带上,形成的地裂缝宽可达 7 米,深可达 4 米,东西绵延数百公里,将连绵起伏的昆仑山撕裂。这是中国大陆上一次由大震形成的最长地震形变带。地震造成青藏公路路基开裂,光缆被切断,油管被毁,留下了迄今为止中国惟一、世界罕见且保存最完整、最壮观、最新的地震遗迹。

   沿着公路一侧追索地震留下的遗迹,除了山坡上被大自然的力量劈开数米左右的地裂缝以外,我们还看到许多大小不一的地震鼓包,高度两三米不等,最宽可达 10 多米,最长可超过 100 米。虽然地震是大自然界的天灾,但它同样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地震发生后,世界各国的地质学家纷纷来此进行科学考察。如今,昆仑山地震遗迹已被国际地质学界公认为研究地球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强地震机理的天然“课堂”。

   在这座地震研究的殿堂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廖椿庭研究员创造了一项奇迹。就在昆仑山大地震发生前后,负责青藏铁路沿线地应力监测的廖椿庭获得了人类有地震记录以来第一组震前震后的地应力数据。

   2001 年 9 月前后,廖椿庭正在昆仑山活动断裂带中段西大滩附近进行两个测点的地应力监测,发现两个测点的地应力值都比较高,遂判断这条不安分的活动断裂带现今活动性增强,有可能给正在施工建设的青藏铁路带来影响。项目组将这一结果迅速通报给铁路设计单位,并提请他们在进行隧道设计时予以特别注意。两个月后的 11 月 14 日,昆仑山口西发生了 8.1 级强烈地震。廖椿庭在第二年及时对同一地点的地应力进行测量,发现震后地应力值只有震前的 1/3 ,同时方向也发生了偏离。根据这次监测获得的数据,廖椿庭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地球物理通讯》上发表了《昆仑山断裂里氏 8.1 级地震前后地应力的变化》,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表明,地震过程与应力变化存在动力学成因联系。这项观测成果对解释昆仑山大地震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引起了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关注。

   李四光先生在上世纪 60 年代倡导的地应力测量研究工作,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为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安全评价屡建奇功,如今在解决地震预报预测这一世界性难题方面也显示出强大的实力。彭华告诉我们,记录和研究地震前后地应力变化过程,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地震的孕育与发生过程,解释地震发生的前兆特征信息,探索地震预报的方法。正如地震纪念碑碑文所言,地震是自然规律使然,但人类探索自然之精神永恒,坚信人类将最终攻克地震预报难题,揭开地球神秘之面纱。

   从昆仑山地震遗迹再向前走 10 余分钟,我们就到了海拔 4767 米的昆仑山口。山口地势高耸,气候寒冷潮湿,目极之处,雪地连着天边。气势恢宏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标志提醒我们,从这里开始,刚刚接受了大地震考验的青藏公路与青藏铁路,将进入长达 550 公里的多年连续冻土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