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业务 > 青藏铁路纪行 > 青铁沿线地质调查成果

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成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发布时间:2012-05-22


   《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新华社、国土资源报、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中国环境报、香港文汇报、中华网、 21CN 、亚洲新闻网等数十家网络媒体对项目成果进行了广泛报道。
通过遥感调查与监测,该项目取得了如下阶段性成果:

   ① 青藏高原冰川雪线呈明显的退缩现象

   青藏高原冰川总体呈明显的减少趋势, 30 年来冰川累计增加 2184.00 km 2 ,减少 6804.78km 2 ,实际减少面积 4620.78km 2 ,年均减少 154.02km 2 。

   青藏高原冰川消减程度依山系不同而不同。主要表现规律为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拉昆仑山的冰川消减最为严重,累计消减的冰川面积分别为 28.97% 、 18.44% 、 17.06% 、 12.29% ;念青唐古拉山、祁连山和昆仑山的冰川消减其次,累计消减的冰川面积分别为 8.14% 、 5.90% 、 3.17% ;唐古拉山、横断山的冰川消减最小,累计消减的冰川面积分别为 2.29% 、 2.05% ;在青藏高原内部的羌塘高原、阿尔金山地区的冰川出现了增长现象,累计增长的冰川面积分别为 3.99% 、 4.17% 。

   青藏高原雪线依山系不同表现出退缩、前进、平衡三种变化形式,雪线退缩与前进最少几十米,最多几百米,一般 100 -150 米 左右。总体变化规律是由高原边缘退缩明显向内部逐渐趋于稳定。

   ② 大型地质灾害发育

   遥感调查还表明,青藏高原分布有大型-超大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点 2118 处,其中崩塌 192 处、滑坡 380 处、泥石流 1546 处,灾害大多发生在地形复杂、坡度大、切割深的高山峡谷地段,大致以拉萨-西宁一线为界,西北部以泥石流为主,东南部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共存。根据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全区划分了 3 个危险区、 7 个不稳定区、 6 个较稳定区和 4 个稳定区。

   ③ 土地荒漠化加重

   青藏高原的荒漠化总体面积虽然变化不大,但荒漠化程度却明显加大。上世纪 70 年代荒漠化面积为 467331.72 平方公里,到本世纪初面积变为 506074.79 平方公里, 30 年来,荒漠化面积增加了 38743.07 平方公里,增长率为 8.3% ;其中增长最大的是重度沙漠化土地、中度沙漠化土地和沙漠,分别达到 311.5% 、 68.9% 和 86.9% 。盐渍化土地面积上世纪 70 年代为 99442.64 平方公里 , 本世纪初为 79343.30 平方公里,减少了 20.2% ,减少的盐渍化土地基本转向了沙漠化土地。伴随荒漠化程度的加重,青藏高原出现了严重的草地退化现象,山间洼地草地从上世纪 70 年代的 57814.16 平方公里减少到 43741.68 平方公里 , 减少了 24.3% 。

   ④ 第四纪地质遥感调查为解析青藏高原第四系构造现象时空分布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建立起区内新构造运动的动力学遥感模型,基本反映出青藏高原最新的运动形式为南北分带、东西分块、边部挤压收缩、腹部伸展垮塌的构造样式。

   ⑤ 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信息监测系统建设,基本实现了具有数据管理、图像处理、变化信息提取、对比分析、面积量算、空间索引、双向查询和网上发布等项功能的集成。

   ⑥ 编制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 1 : 150 万系列成果图件。完成了青藏高原 1 : 150 万生态地质环境初步综合评价,基本摸清青藏高原第四纪地质、冰川、地质灾害、土地荒漠化、湿地、湖泊、第四纪冰川遗迹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 世界屋脊 ” 青藏高原总面积达 250 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 1 / 4 。它的不断隆升,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它的每一种生态环境指标的变化,必然会对全球气候、环境发生重大影响。初步认为,青藏高原新构造运动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边部挤压收缩、腹部伸展垮塌的动力学特征,是青藏高原迅速的差异性升降运动的原因,由此引发的高原内部微气候变化和全球性的气候变干变暖所造成的降雨量减少,导致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同样,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为活动,如过度放牧、旅游区的开发以及一些大的工程建设等,也加速了这种趋势的发展。(遥感部)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