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业务 > 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 > 最新报道

科技日报:建立地质空间信息“超市”

发布时间:2005-06-30

  随用随取、量身定做、按需服务,曾经难于获取地质空间信息的用户能不能像到超市一样自由选择?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发的“国家地质空间信息网格”上,记者看到这些愿望正在变为现实。

  像天气预报一样公布地下水情况

  汛期来临,中央气象台每天都发布“地质灾害预报”,公众关注的水质、水位状况能不能像天气预报定时发布?随着空间信息栅格技术的应用,地下水资源评价实现了实时动态观测和发布。

  华北地下水资源匮乏,干旱造成地下漏斗,严重影响了农业灌溉、居民饮水和生态环境。以往要对整个华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进行全面了解,需要到每个省市搜集数据,然后进行汇总分析,这样至少要花费几年时间。如今,轻点鼠标,地下水实时变化情况尽在掌握。

  “基于SIG的资源环境空间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课题项目开展了华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的评价示范,解决了大型GIS技术在地下水动态评价中应用技术问题,实现地下水资源评价在网络环境中的协同工作,建立包括地下水资源数据信息管理、地下水资源模型评价体系、公益性社会化服务等功能的应用软件示范系统,改变了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传统过程和方法。

  该系统建立了华北地区示范结点的三级网络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示范区各种资源的部署。现在,华北5省市都有信息结点,其中包括上万口井及时更新的数据。用户只需选定范围,系统自动进行数据获取与处理计算,快速准确地获得地下水资源有关的数据,并能实时做出地下水水质、水位、脆弱性的评估。

  矿产资源评价不再“瞎子摸象”

  矿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矿产资源评价是探矿、采矿的重要依据。以往进行现场勘查翻山越岭,苦不堪言,还常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今,通过集成整合资源,让找矿变得更有的放矢。

  矿产资源评价的数据源包括地球物理勘查数据、地球化学数据、遥感数据、地质图和矿产数据等多种数据源。在获取这些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提取和处理相关数据,然后才能进行分析和预测。此外,由于构造带形成的地质因素,矿产资源带往往跨省跨地区生长。如果不掌握大量的区域分析数据,就好比“瞎子摸象”,不能获得完整的信息,也就无法对矿产资源部署通盘考虑,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因此,矿产资源评价不仅需要大量的基础矿产信息,还需要信息共享,对矿产资源进行整体评价。

  在“国家地质空间信息网格”上,记者点击西南三江地区进行铜矿资源的评价。涉及四川、云南、西藏三省结点的铜矿点立即显示出来,网格经过信息集成整合,做出资源量估算,在屏幕上显示出成矿带。

  为用户提供按需服务

  在生活中,如果不是长期使用,人们通常会明智地选择租房,而不是去买房。SIG技术就为不同用户提供了按需服务的共享机制。因为,在这个系统中,任何一方都有使用权,而非占有权,数据源和软硬件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开,实现了多元主体的真正共享。

  在“国家地质空间信息网格”上,你可以像逛超市一样随心所欲地查询和处理基础数据。不仅如此,还可以随时“租下”软硬件。比如某地区的一个行业想计算地下水资源数据,但没有所需要的大型计算机和相应软件。用户可以通过SIG,协同组合各种远程的空间信息资源,如同使用一个单独的空间信息应用系统一样,完成自己的空间信息应用与服务。

  “不求所有,但为所用”,SIG技术实现了最大化共享资源。项目根据应用需求,不断把SIG的理念融合到资源环境空间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的实际应用中,把资源包装成服务,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是共享国家地质空间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成为国家地质调查科学知识与数据服务的窗口和统一平台。

  空间信息栅格目标的实现,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地质空间信息共享服务体系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专家预计,未来在林业、农业等与空间信息相关的行业将会得到普遍应用。据悉,项目开发的“地质调查空间信息网”门户网站将面向社会公众开通,任何能浏览互联网的计算机终端都可以登录。(科技日报记者 刘恕 )

  ■链接

  空间数据注册容器、元数据发布体系、UDDI成为国家地质空间信息网格服务发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基于这三种发现机制的服务,分别部署在各个结点上。多结点多方法的服务发现机制目前是国家地质空间信息网格最具特色的内容。

  目前,已注册的空间数据有地质图、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数据、矿产资源评价综合信息图、华北地区地下水成果图;已发布的服务有证据权法、多元统计分析、地图数据服务、重力分离场计算、重磁分离场计算等。


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