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业务 > 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 > 专家视点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

作者:张梅(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发布时间:2012-07-05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领导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成立以来,在地学数据库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也推动了我区地质调查评价主流程信息化和网络建设的进程。随着全国和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加速,我们不但要进行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去维护和开发利用这些宝贵资源,通过网络建设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共享,为政府科学规划决策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为实现“金土工程”服务。

关键词:地学数据库;开发利用;网络建设;主流程信息化;“金土工程”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the Geological Data-base
and Promoting the Main Information Process of Geological valuation

Zhangmei ⑴ Hu Fengxiang ⑴ Wang Zongqi ⑵

(1.Inner Mongolia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2. Inner Mongolia Bureau of Territory Resources)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eat changes have been taken place in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territory resources under the co-leadership of the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Bureau of china and Inner Mongolia Bureau of Territory Resources. Especially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Inner Mongolia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stitute in 2000, a series of import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achieved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main information of geological Evaluation and network construction have been greatly promoted in Inner Mongolia. With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both in the whole country and in Inner Mongolia, we should focus on not only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territory resources, but, more important, maintain and utilize such valuable resources. We can share the information of territory resources by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offer the services for the scientific program decision-making of the government, the public and the “Jintu Engineering ”. 

Key word: geological data bases;maintain and utilize; network construction ;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main information ;“Jintu Engineering ”

  一、前言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成立后,各类地学数据库建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建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地学数据库,解决了我区海量地学数据分散、保存方法落后、查询困难、利用率低等问题;也推动了我区地质调查评价主流程信息化的进程。随着全国和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加速,我们不但要进行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去维护和开发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为政府科学规划决策服务;同时通过网络建设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为商业性地勘工作服务,早日实现“金土工程”。

二、内蒙古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数据库建设

1.基础数据库
①矿产地数据库2000年以“优秀级”的成绩正式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验收。经数据维护后共收集1426处大、中、小型矿床及矿点数据,除燃料矿产以外,涵盖了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储量表》内的所有矿产地。该数据库广泛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综合规划研究、矿产资源评价、地方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等不同研究方向。
②20世纪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是2002年完成的,该数据库质量优秀,在全国名列前茅。收集了我区1950年—2000年所有地质工作的资料信息,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专业的地质成果资料,形成地质工作程度图层96个,矿产地图层13个。该数据库为我区地质工作的规划与部署提供服务,使地质工作规划和部署更具科学依据,避免了工作投入的重复和浪费,也将为其他从事地质工作的机构提供信息服务。
③内蒙古自治区1:20万自然重砂数据经过归纳整理,有效数据为90个标准图幅,有效样点57520个,2002年已全部完成建库工作。实现重砂信息共享,提高使用价值,为各类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数据源。
④同位素测年数据库618个样品数据,该数据库的建设能更加有效地保存同位素地质年龄资料,实现基础地质数据资源共享,提高同位素地质测年资料的利用程度和使用价值,为地质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源。
⑤区域地质调查数据库是二○○一年承担的。按照1∶5万、1∶20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和综合研究项目等建立属性数据库。包括区域地质调查基本情况、设计初审、设计审查与复审、设计审查认定、野外质量检查、野外验收与补课、成果报告初审、成果报告评审与复核、成果报告认定、成果资料汇交等属性内容。
⑥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数据库1995年建成,录入了全区岩石地层单位209个,剖面数710个。经过维护补充或修改了近十年区调工作的8个地层单位,录入实测剖面17条。在该数据库的引导下规范了内蒙古自治区地层学研究和地层单位划分,提高了我区区域地层研究程度和水平, 为基础地质研究、1/25万区调填图、中小比例尺地质编图和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现代地层学依据。
⑦岩石数据库作为试点项目完成了4幅,其中岩石薄片2618个、常量元素105个、人工重砂10个、稀土元素24个、电子探针27个。

2.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①1:2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1997—2001年完成的,除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和沙漠区外,已全部完成建库工作,共计199幅,以两次“优秀”级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验收。为1:20万地质图按图幅进行存储管理、检索、输出和共享创造了条件。
②1:5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是从2000年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共完成14幅,均以年度“优秀”级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终审。今年还将建库12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几个重要的成矿区带内。
③内蒙古自治区1:5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第一个涉及全区的小比例尺数据库,该数据库以1:50万地质资料为主,部分地区补充了1:20万和1:5万地质资料,为我区的区域地质、矿产勘查、区域水文及物化探工作等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3.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①1:20万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从2000年开始,已完成67幅,今年将继续完成45幅,共计将完成112幅,约占所有1:20万区域水文地质图的90%以上。各年度均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验收。
②1:5万重点城市及经济开发区水工环地质综合空间数据库是2001年在已有1:5万水工环地质调查资料基础上,完成了包头地区3幅建库工作,获得“优秀”级。

4.其它数据库
①1:20万化探数据库是1995年起开始建库的,现已将全部1:20万区域化探数据整理入库。包括岩石样数据、质量监控数据及组合样数据。该数据库已经服务于我区地质找矿、农业化探等领域。在今后地质大调查区域化探工作中,还将不断更新和补充数据。
②重力数据库利用《省级区域重力数据库》(PGDB1.0)将原始数据进行外部校正和数据转换最终形成内蒙古自治区明码格式的重力数据文件(.det格式),即含有经度、纬度和布格重力值三参数的重力数据库。
③航磁数据库建设的原数据来自于 “中国西部大型超大型矿床预测”项目。根据工作程度生成三角剖分网,进行内插网格化形成*.grd格式文件。
④遥感数据库以美国陆地卫星7号ETM数据为数据源,经过RGB彩色合成、图像增强、图像几何精校正和投影变换,建立全区96景ETM遥感影像数据库。
这些数据库为综合研究的成果,为我区综合信息规划、地质找矿和成矿有利地段的划分提供了依据,为政府决策明确了方向。

(二)网络建设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办公楼于2003年筹备建设,现已正式搬迁使用。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面貌一新,在网络建设中采用了现今较先进的网络联接技术,即以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网络机房为中心,其他各办公室呈星型方式接入网络机房,院网络机房以SDH方式与国家地质信息网进行专线连接,从而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网上公文的传递以及各类报表的上报。

办公楼的布线采用超五类双绞线进行网络连接,高速传输数据及图象,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质量和可靠性。网络机房安装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语音系统、投影系统、机房监控系统和防火系统等多功能操作系统,可同时进行多项工作。接中国地质调查局专线的电脑在网络机房中心交换机上进行了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分为财务子网、办公子网、生产技术部子网、综合规划子网。在内部局域网子系统的建设中,也充分考虑到广域网络传输的安全可靠性和畅通性。

利用邮件服务器软件实现局域网内的邮件服务,公文、通知等为直接通过邮件的方式发送。在服务器中设置共享区域,通过设置用户共享级别,传送容量较大的文字报告及图件等

预计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的网络信息服务今年正式开通,全面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大调查国土资源概况、项目实施情况、地调新闻、动态信息、地质科技等,还具备电子信访、数据查询互访等功能,为地质大调查办公决策、数据服务、国土资源电子政务提供支持。

(三)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

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的“区域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的总体部署, 2003年起我区先后在区域地质和矿产资源评价两大领域应用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发的“数字地质填图系统” 及“矿产资源评价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1.数字地质填图系统
“数字地质填图系统”(RGMAPGIS)集GIS、GPS、RS的3S技术为一体,实现地质调查野外数据和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和数字化成果的组织、管理、处理的一体化。“数字地质填图系统”(RGMAPGIS)在我区于2003年扎兰屯市幅1:25万区调项目试点,2004年推广到二连地区1:25万区调项目。具体应用和体会如下:
①解决了地质调查数据采集信息化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有利于地质调查的资料整理和成果归档,而且也为今后地质调查资料数据的真正共享创造了有利的技术条件。PRB模型对野外路线观测的对象及其过程的描述进行定义,采用以点或线的形式被添加存储到工程文件中而又可以和地理底图或其它要素分开,有利于复杂的地质调查工作和资料管理工作。
② RGMAPGIS系统不仅在野外地质路线及地质剖面的研究为广大地质调查工作者提供了科学、方便和高效的工具,而且还应用在实际材料图编制的全过程。它以MAPGIS输入编辑系统作为底层,因此除了具有MAPGIS所有的图形编辑、处理工具,还根据地学填图数据处理的特点,增加了功能强大的各种采集要素的输入编辑与处理查询工具,是编制地质图件的有效工具。
③ 在地质剖面测制与整理中,RGSECTION程序通过高度的结构化程序模块,使得导线、分层、素描等成为各自的文件,然而又密切关联着,其计算机自动剖面计算和成图功能,把广大地质工作者从繁杂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矿产资源评价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内蒙古二连—东乌旗铜多金属矿评价”的锡林浩特--霍林郭勒矿产资源评价项目作为2004年采集系统的推广项目,除了利用“数字地质填图系统”进行野外地质草测外,主要运用“矿产资源评价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完成了部分槽探和坑探工程编录,该系统将导线库、轮廓库、分层库、采样库、刻槽库、产状库、照片库、素描图等合为一体,将工程编录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其中,使一体化和人性化结合在一起。
“数字地质填图系统”及“矿产资源评价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推广和使用,使地质矿产成果资料实现了主流程数字化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地质信息的传统表达方式。

三、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应用成果

(一)培养专业人才,提高队伍水平 
2001—2004年先后有六十余名各专业人员参与了不同专业、不同比例尺的空间数据库建设约240幅,数据库建设项目十余个,数据质量优秀。通过各类数据库的建库工作不仅提高了全院职工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保证了数据质量,使得多数专业人员掌握了数据库建库的基本方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提高了地调队伍素质,为我院计算机普及应用,为大调查项目的其它数据库建设及项目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操作流程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成立后,在缺乏相关资料的情况下,各数据库建设项目组均编写了相关的作业指导书和操作性强的建库工作流程,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补充,如:1:20万数字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在各年度项目实施过程中总结经验、抓住重点、学习先进省份,先后四次较大规模地修改了建库工作流程;1:5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虽然涉及图幅较少,但也在不断地改进操作流程,使之更具操作性和质量保证性。各数据库项目操作流程得到了其它省市地调院的认可而被一些省份借鉴。

(三)加强合作交流,提高工作水准
充分利用数据库这一宝贵资源,与多家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合作研究,如:对内蒙古西部地区Au、Cu、Pb、Zn、Ag五个矿种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有利地区。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地球化学块体潜力评价研究划分出了Au、Ag、Cu、Pb、Zn、Mo、W、Sn元素不同级别地球化学富集区,圈定各元素地球化学块体,提出多处贵金属及多金属成矿预测区。
地质调查信息化程度越高,带动的决策和服务的程度越高,为此数据质量便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直以来严把数据库质量关是各类数据库建设的根本。仅2000年度以四个信息项目全部获得“优秀级”的好成绩顺利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信息项目验收,一举扭转我区地学数据库建设的落后局面。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仍以一丝不苟的精神进行各类地学数据库的建设,各年度均以多项“优秀级”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好评。

(四)明确服务对象,调整应用领域
通过数据库建设构建区级地学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地质调查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为政府决策、综合规划、矿产资源勘查区和成矿远景区圈定及社会各阶层服务是数据库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此我们利用《内蒙古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勘查部署综合研究》课题将各类数据库进行基础资料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重要成矿区带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优选、排序重要成矿区带和找矿靶区,为自治区2005年度矿产勘查部署提出建议。在我区地质、矿产、水文等专业立项、设计中也提供了各类基础数据库,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具有准确性和说服力。
在社会服务方面我们及时调整服务领域,根据我区部分盟市地方政府的要求,利用1:2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和矿产地数据库重新整合、接边处理,编制完成了阿拉善盟、兴安盟及内蒙古中部地区的1:20万地质矿产图,为这些地区的资源评价和地方政府编制矿产勘查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配合了自治区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设想

(一)地学数据库建设与开发利用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正在掀起高潮,“金土工程”即将实施,需要强有力的数据库信息作为支撑,而地学数据库正是国土资源部门最可靠和质量最好的数据库资源之一。

1.以高度的责任心建设数据库
地学数据库建设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仍将一如既往建设各类基础性、公益性数据库。同时做好地质大调查项目的数据库建设,加快实现国土资源公益信息的社会化。

2.做好数据库维护与管理工作
一是对一批适用性数据库如:矿产地数据库、20世纪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数据库等为长期使用的数据库,数据内容更新较快,对于这类数据库的维护应是经常性的;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应进行接边、补充地理部分,使之更具备实用性。
二是在已完成的各类地学数据库基础上,建立各数据库的浏览查询系统,如:各类空间数据库可按图幅管理、图层管理,按各种区域、属性查询等,其它基础数据库也应建立查询系统,便于数据录入、查询、检索和输出等,使各类地学数据库能快速地渗透到地学研究的各领域。这项工作应尾随于各类数据库完成之后,是一项经常性工作。

3.数据库的应用与开发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的资源大省,今后几年应逐步加强数据库的应用与开发,使重点开发和普及应用相结合,以应用促发展。从我区实际出发,以自行开发、合作开发、委托开发等不同方式,研制开发地学数据库管理系统、矿产资源分析评价系统,甚至是地学数据三维分析系统等,实现地学数据库二次开发,为自治区国土资源决策与规划、地质调查评价服务,为自治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动态管理服务,实现数据库建设跨越式发展。

(二)继续推进地质调查评价主流程信息化

我区的地质矿产调查项目使用的填图系统为2004版更新程序,作为全国第二批野外数据采集试点和推广项目,成功地借鉴了第一批项目的先进经验,经过一年的填图实践,工作进展顺利。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采用野外和室内不同场合、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多种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推广两大系统的应用,加快地勘项目的主流程信息化建设步伐。今年我们仍将调配一切积极因素,做好试点工作,并在“额济纳旗小狐狸山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和“苏尼特左旗达来庙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两项目中全面推广。 

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在研制并试点地质灾害、地下水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等系统,我们将在工作中积极配合,与相关部门保持联系,争取进入试点行列,尽快实现全区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全面信息化。

(三)加强网络建设 增强服务意识

局域网的开通将能做好国土资源数据信息的改进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将从内部局域网站开始,开展用户终端的建设和基础工作,从而加快网络体系建设,在内部局域网的带动下,形成以网络为依托的大调查项目管理、地学数据库管理模式,为今后开展互联网信息服务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全区、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广域传输,促进国土资源管理的网络化,解决我区网络服务程度低,国土资源信息缺乏交互式查询与服务的问题,促进数据库产业的健康发展。在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信息网站、电子阅览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系统或通过数据深加工,向社会和决策管理部门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促进国土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

总之,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能有力地推动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促进全区进行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和信息网络服务,对国土资源部门下一步实施“金土工程”的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我们将运用已有的信息资源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围绕“金土工程”开展的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及地质灾害预警与应急“三大系统”展开工作,大力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开发应用,努力推进地质调查评价主流程信息化,让国土资源信息化真正渗透到各类地质勘查工作中去,使我区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跨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裕伟,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中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国土资源信息化,2004年2期.
[2]王建华,贵州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计算机网络建设,国土资源信息化,2004年6期.
[3]刘宏明等,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建设与管理及运行与维护实务手册 ,河北音像出版社,2004年9月.
[4]姜作勤,数据质量研究与实践的现状及空间数据质量标准,国土资源信息化,2004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