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播报您的位置: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百年 > 媒体播报

吹响“新”的号角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系统科技创新研讨会侧记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王瑜 范宏喜 发布时间:2016-11-15

  11月9日,作为纪念中国地质调查百年系列活动之一的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系统科技创新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以及全国各省(区、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院)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吹响了全国地质环境工作者科技创新的号角。

  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水工环地质科技创新思路和规划双双出炉

  研讨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水工环地质科技创新思路,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介绍了该院“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这些思路和规划的提出,为“十三五”时期全国水工环地质工作指明了方向。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部、局科技创新系列要求,他们多次组织专家研讨水工环地质科技创新。最终,地调局地质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中水工环地质科技重大领域创新目标为:领跑应用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岩溶动力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三大研究领域,地球深部探测、深空对地观测与卫星应用、地热资源调查与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以及城市地质等领域的研究水平要与国际并行。同时,通过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际研究中心和2个国家工程中心的建设,构建国家级水工环地质科技创新平台。

  针对以上目标,他们还制定了具体的推进措施。一是推进“三深一土”战略,积极配合,全力做好地球深部探测重大科技项目申报工作;积极谋划“深空对地观测技术在水工环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发与示范”,促进水工环地质调查监测提质增效;支撑服务土地科技创新,为土地数量质量生态管护、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山水林田湖修复治理等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协调、指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计划5大平台项目申报。三是以科技创新引领地质调查,调查、编图、数据库“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水工环地质调查标准的修制定。四是以成果、质量为抓手,加强技术标准培训、项目指导,推动人才团队建设。五是依托全国地质环境监测、信息化等业务平台,推进中央与地方在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协调联动与合作交流。

  对于下一步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将修订水工环地质调查技术标准规范,重点是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和灾害地质编图;推进“调查、编图、数据库”全流程信息化和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协调、指导国家科技平台相关项目申报;加强调研、业务研讨,组织现场研讨、培训。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科技处处长褚洪斌在介绍该院“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时表示,“十二五”期间,该院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该院将围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支撑部、局中心工作,聚焦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关键领域,力争在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深部含水层结构探测、地下水动态监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等方面,取得一批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研发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形成一批技术标准与规程规范,建成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平台,培养若干科技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推进地质调查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完善全国地质环境监测与地质灾害应急体系,深化对外合作与交流,全面提升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力与技术水平,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在地质环境领域国际知名、国内权威、行业引领的创新型支撑服务机构。其中,科技创新的重点业务领域为: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地下水调查监测与评价、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保护、地质环境保护与利用技术支撑、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以及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

  为了使科技创新落到实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也制定了保障措施:强化规划实施的组织与评估管理;推进制度与管理创新,激发科技创新动能;争取多方支持,为科技创新经费保障;深化国内外合作,构建开放共享的工作模式;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探讨业务前沿与热点,各路专家亮出科技新思路

  美好的蓝图需要落实在各项具体的业务中,来自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4位专家在研讨会上就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主题发言。

  著名地灾防治专家、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总工程师殷跃平的发言题目是《特大型岩质滑坡关键块体防控理论与实践》,他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地灾防治案例,介绍了我国几种主要滑坡种类的成灾模式、早期识别与风险规避以及治理工程等。其中,殷跃平认为,工程防治必须以前缘阻滑的“关键块体”为重点。

  来自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国土资源利用与保护基础支撑工程首席专家李瑞敏介绍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科技创新思路。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关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李瑞敏有四点认识: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空间分布基本吻合,但有的要素、局部地区有偏离;二是一些地区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的巨大变化,已经显示出承载能力降低和超载恶化的趋势,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三是资源环境综合分区,可作为构建新型国土开发与保护格局的依据之一;四是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编制国家、省、市县级空间规划,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同样来自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郭海朋介绍了该院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合作的《深部含水层结构探测实施方案》。他介绍,深部矿产资源开发需要查明深部含水层特征;科学防治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需要在深部含水层结构探测的基础上,深化成灾机制研究;掌握深部含水层的供水潜力,对提高我国北方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和解决严重缺水地区饮水困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他们将聚焦500~2000米深度区域主要含水层结构探测,全面提升深部含水层探测能力和国家含水层结构认知度,开辟我国战略应急供水新空间,提高人口与经济发展聚集区战略应急供水保障能力;在盆山构造作用与区域含水层系统形成演化研究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战略水源保护、深部矿产资源开发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王广才教授长期致力于地下水的研究,本次研讨会上,他从文献统计的角度分析了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即通过对国际四大水科学期刊2000年到2009年10年间论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近5年论文的分析,得出了地下水污染与控制、水资源管理、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一些新理念的提出,会推动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和发展。”他深有体会地说。

  基层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展示一线鲜活的成果和经验

  除了对未来的规划和专家们的科研成果,4个省(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院)负责人介绍了各自成功的创新成果,为研讨会带来了鲜活的地质环境工作一线经验。

  最先发言的是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代表,他介绍了湖北省创新管理机制,构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经验。其中,湖北总站适应该省推行的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需要,研发建设了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了信息资源在网格中的沟通、互动,保障了监测预警的及时有效联动,为创新监测预警管理机制、打造监测预警由群测群防走向群专结合提供了坚实的信息技术支撑。

  “就是一个字,快!”据介绍,该平台从制度、标准、软件、硬件、数据、应用6个方面,有效整合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综合治理积累的信息资源,应用到网格管理全过程,形成了网格化管理上下级、部门间、“四位”数据共享,信息共用,资源互联。各类资源和信息,横向连接各地质灾害防治业务系统,纵向贯穿省、市、县、乡镇、村组、并直达隐患点,打通了地质灾害防治“最后一公里”。通过在多设备(手机、平板电脑、台式机)、多场景(办公室、办公途中、灾害现场)下使用多功能服务(初报、续报、应急值守、应急会商、应急指挥),将各类灾情险情信息在平台上流动、运转、互通,保障了各级各类地质灾害防治人员互通有无,协同工作,做到“网格有所呼、平台有所应,网格有所求、平台有所帮”,搭起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立交桥”。

  来自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的代表则介绍了该省在矿山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十二五”期间,河南省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加大科技投入,完成了一批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保护与治理的科学研究项目,以科技手段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使全省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技术创新方面,该省先后开展了河南省“三区两线”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调查监测研究、典型煤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技术方法研究、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方法研究等。这些科研创新成果为该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投资模式创新方面,“全面规划、政府主导、政策引领、社会参与、企业化运作”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投资创新模式取得成效。此外,为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避免《土地复垦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两个方案工程重复和治理复垦土地方向不一致的矛盾, 2015年12月7日河南省出台正式通知,将两个方案正式合并编制。两个方案合并编制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和土地复垦工程统筹部署,工程量分开测算,经费分别估算。实现不突破现有的法律法规,不突破各自的技术规范,不突破各自的管理方式。这些创新技术与做法,为广大矿山环境保护治理方提供了借鉴。

  北京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代表介绍了北京市地下水监测与调查评价的相关情况。据介绍,北京市地下水监测的主要特点是:一孔多井,平原区立体分层监测网,监测网的优化设计,无机和有机指标的监测,服务于环保、国土资源和水务等多个部门。在地下水调查评价方面,北京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有四点创新思路:一是运用新研制的软件建立全市地下水流模型,同时考虑山区基岩岩溶水和第四系孔隙介质;二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大面积农业灌溉量、灌溉入渗回补量、地下水储变量估算;三是在调查评价中考虑更多的水均衡项,如自来水、污水管网的漏失量,基坑降排水,地面沉降压缩层的黏性土释水等;四是紧密联系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地裂缝防治的需求,制定地下水位和水开采量控制的红线,服务于地质环境、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

  最后一个发言的是天津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代表,介绍的是天津地面沉降的主要诱因与控制。他说,诱发地面沉降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软弱土层固结、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等。人为因素包括地下水开采、地下热水开采、油气开采和工程建筑物的施工降水及荷重等。其中,地下水开采是引发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

  那么,如何控制地面沉降呢?他们认为,首先压缩更深层位地下水开采。开采同量的地下水,层位越深,地面沉降越严重。其次,根据地下水水位与地面沉降的关系,确定压缩地下水开采量。最后,以地下水位为基础,划分含水层组,按含水层组开采地下水。因为,通过多年开采,每个地区都形成地下水位形成了特定的分布状态。同时,串层开采地下水,极易加重地面沉降。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地质环境工作者肩上的责任也更加重大。相信通过科技创新,他们会为广大群众构筑更大更结实的“安全网”。